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宋宗正

'371522199607176012

摘要:在我国的电网建设中,对电网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发展上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对有关的管理观念进行彻底的革新,建立新的管理方式,着重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注重对每一种流程管理形式的控制,在确保安全、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的各种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努力提升公司的生产运营效率。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1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共享资源的要求

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项目法人、施工方、监理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文档,需要进行上报和下达的信息非常的繁杂,要想让这些信息得以成功地实现,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提升查询的效率,并构建出一个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1.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地分析,并以数据的总体趋势和趋向为基础,有效地解决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迟缓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等发现问题时,问题的解决已丧失了意义。所以,提高企业的实效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能够灵活应对的,所以,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1.3管理决策科学性的要求

科学的决定,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各种资料都是按层次进行的,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在构建电力工程管理系统时,要坚持易用、实用的基本原则,根据公司现有的工作流程,并与企业管理对信息化、电子化等的要求相联系,融合项目管理思想,将其演化为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信息系统可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工程的各种数据与流程,并且可以按照已有的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实施追踪和比较工作,对各类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工程的各类管理事项能够稳定地进行,进而可成功地完成对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控制。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如何管理施工人员

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员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具有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的特征。而在中国,劳动登记的工作方法是使用人工劳动。从对施工工作人员的有关信息进行登记、记录,以及对有关信息进行复印、打印,再到将有关信息进行文件保存,这些工作都是非常复杂的,这就导致了劳务信息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但是,农民工就业动态跟踪滞后,工资核算混乱,必然造成建筑企业员工权益受损,引发的劳动争议时有发生。

2.2如何提高安全生产

因为,在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将现场安全工作置于第一位,导致了施工期间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事故频频出现。怎样才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强化,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预防各类违法操作和不文明施工,从而提升建设工程的品质,这依然是在各级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学者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2.3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相对于以往,工程造价、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对每个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2.4如何消除施工生产操作隐患

在建筑和生产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情况,一些不安全的人为行为以及一些不安全的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防止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3.1 应用思路

3.1.1标准化

规范化主要表现在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上,要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有高的信息化素养,同时也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同时,项目建设前期的方案设计要符合现实,并经过相关的审核,保证方案的可行性,这样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时候,就能够明显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1.2精细化

在具体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时候,要坚持项目管理精细化的原则,也就是要按照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和规范,对其进行精细化的改造和优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进而提高工程管理的品质和效率。此外,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关人员在项目开展前期,也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比如与计算机软件进行作业环境的检测分析,根据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判断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相应的规避策略,防止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

3.1.3节约化

目前,在国内,许多的建筑工程都牵扯到了非常繁杂、繁琐的工作,并且其所需的资金也非常庞大,所以,在进行费用的控制和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中,也非常注重节约化的原则。一般来讲,为更好地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效率,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成本控制方案,然后在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着重于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实现显著的减少成本投入。

3.1.4合理化

在以上的原则和思想之外,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严格保证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和规范化,也就是,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要以设计为基础,以设计为前提,严格地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并随时关注有关的国家法规,保证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落实,为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应用对策

3.2.1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

虽然在目前的施工项目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但个别企业并未受到充分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明显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要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从外部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工艺,并将其与自己的管理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各项管理水平。

3.2.2加强技术创新和优化

要想让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品质和效率得到更多的提高,企业在这一点上不仅要予以高度的关注,还要在公司内部强化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从而让公司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其主要的应对措施有:首先,公司要加大投资,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多个角度对公司进行资源的投资,从而为实现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和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主动攻克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某些关键和难点问题,既要推动自己的发展,又要推动全产业的发展;第三,将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运用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从而提高项目的智能与自动化程度,提高项目的效率。

结语:

总之,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会牵扯到多项管理工作,具体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状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既能保证管理的效率与品质得到提高,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施工项目管理中,仍有不少的问题,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并加强对技术应用的关注,从而使信息化管理的品质和效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燕磊,胡玉敏.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研究[J].居业,2019(04):178.

[2]郑敬东.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不足点及改善策略[J].低碳世界,2018(10):159-160.

[3]杨晨,柳晓阳.电力建设企业工程项目现场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实践[J].企业管理,2017(S1):156-157.

[4]谢冲.浅谈信息化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具体应用[J].建设科技,2015(17):88-90.

[5]张静.多项目管理信息化在世博园区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10(03):60-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