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何湘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要:在企业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经营活动的最终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长期发展,因此在当下企业发展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需要针对企业标准构建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帮助企业实现阶段性目标,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0引言

我国大量企业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开始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但效果却难以得到保障,且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落实的问题,导致体系的优势与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之有效的配套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缺失,评价与监督的功能难以发挥,阻碍标准体系的建设。

1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概述

企业标准的协调性对其实施效果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同时影响相关工作的落实进程,而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是对标准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的一系列定性或定量的指标[1],主要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大维度,可以评价标准实施后企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并延伸到行业、地区的范围。

经济效益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核心要素,其提升主要取决于成本得出降低与效益的提升。社会效益使之在企业标准落实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产生的贡献与正面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口碑与社会形象,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涉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公众利益的满足。环境效益则是指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能源的节约与环境污染的控制。

2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2.1全面性原则

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综合分析与全面思考的原则,着眼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从正反两面分析标准实施的作用,衡量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落实,同时也要着眼于指标选取的典型性与代表性,避免领域相邻、作用相近的指标出现混淆与冲突。

2.2可用性原则

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因此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因此在构建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时需要以一定的现实数据为基础,尽量保证数据获取的方法简便,内容准确,数据处理清晰。

2.3拓展性原则

不同企业的特色业务不同,管理体制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完全普适而通用的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是不存在的。想要提升体系的适应性,保障其落实效果,就应当将指标模块化,提升其可拓展性,并在落实过程中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删减与补充,以达到匹配不同企业、部门的工作需求的目的。而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本身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既包括数据采集的设备成本,也包括现场考察的人力成本[2]。因此为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应将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与企业的日常考核工作相结合。

3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3.1加强企业的重视程度

企业在构建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传统体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自身具备的局限性,优化原有的单一行政管理,推动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正是为了对企业标准的实施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以此为后续的标准优化与落实提供方向指引。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以企业的效益与发展为核心目标,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采用科学的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标准的落实过程与效果评价提升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促使其向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良好的发展优势。相关管理人员也需要对企业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工作给出足够的重视,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从案例与实践中汲取经验,动态优化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效果评价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调整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为决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参考,同时保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促进相关人员管理职责的有效落实。

3.2考虑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

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面对的发展环境有所不同,核心追求与主要矛盾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构建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在标准设置与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有所侧重。

企业在初创期的核心目标就是得到市场认可,并逐步站稳脚跟,且由于企业在初创期的规模都相对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经常处于亏损的状态,此时的企业标准不应当与利润、收入等财政指标相联系,而是应当围绕企业的发展与提升,关注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客户评价、市场口碑等指标,在建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时不仅关注指标数据与结果,更要将过程也纳入到评价范围之中,肯定职工的付出与价值,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成长期的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不仅企业规模扩大,企业营收与经济效益也在持续的提升中。这一阶段企业的核心目标在于扩大生产规模,拓展用户群体,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与核心竞争力[3]。因此这一阶段的企业标准应当关注资产增长、净利润等成长性指标,同时关注产品与客户两大核心要素,而建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时,也应当围绕提升盈利能力与风险抗性两大要点。

成熟期的企业在经历了成长期的快速发展后,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经验,生产经营的秩序性增强,销售规模与渠道趋于稳定,具备稳定的客户群体,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产品优势突出,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此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在变化,由求量转变为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此时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拓展维度,从客户、管理、业务、发展等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3.3借鉴多类别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正如上文所说,企业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对指标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需求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随着企业的发展,指标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也必将向着复杂、多元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借鉴多类别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多类别指标体系就是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综合定量与定性的角度,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创设针对性的评价方法。而企业在构建指标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时,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合理运用多类别指标体系的理念与经验。

首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需求,对其他企业制定的指标体系与构建经验进行合理延伸,并拓展实践方法,对现有企业标准体系进行优化,保证动态调整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与战略规划形成合力,指向企业的核心经营目标。其次,企业在借鉴经验与方法时还需要参考到对象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经营状况,尽可能选取与自身处于同一领域,规模相近的企业,汲取有效的参考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标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作用,降低探索阶段的试错成本。

4结论

企业标准的协调性对其实施效果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同时影响相关工作的落实进程,而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大维度,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可用性原则与拓展性原则。企业想要充分发挥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效果,就应当优化体系构建,加强企业的重视程度,考虑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借鉴多类别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1]廖月华. 国有企业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8):27-29.

[2]顾君剑. 企业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3,(01):72-77.

[3]黄昊. 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运用[J]. 中国中小企业,2022,(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