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转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3

财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转型分析

吴,艳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一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加速了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由于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给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外部冲击,监管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常态”一直倒逼企业改变业务模式,提升管理能力,发掘销量提升新场景。这不仅改变了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还要求财务人员认清现状,主动转型。针对当下财务数字化建设,本文从财务转型的必然性、传统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痛点、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对财务人员的转型方向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挑战与机遇,财务人员转型

一、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企业规模日益扩张进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对内部管理的效率要求和各子分机构之间的管理标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今,在百年未遇的世界大变局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在战略转型、风险管控、管理精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将更先进的理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了企业管理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转型升级成为主流改革模式。财务体系掌握着企业从业务生产经营到管理决策的大量核心数据,连接自企业管理层到一线业务人员各个层级,财务部门作为企业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的核心部门,具有数据管理的先天优势,适合率先进行数字化改革,这也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回顾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革的发展历程,每一轮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革中财务体系都走在前列,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30年前,企业信息化刚起步时,财务即率先采用会计电算化提高效率;20年前,ERP在企业普及,财务管理作为ERP系统的核心,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抓手;如今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据管理成熟度最高的财务领域,随着财务共享模式和技术的推进,企业财务部门在数字化人才储备、流程改造、标准化制定、数据储备和运用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除了技术上的成熟,国家层面在政策上也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多个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件,如2020年8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3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十四五”制造业高发展与产业转型白皮书》,表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制造”“智能+制造”,助力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发展[1];如财办会发布的《会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2021]39号)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掀起了财务数智体系建设的新浪潮,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向智能化迈进成为当下的讨论与实践热点。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在技术上、政策上,或是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上,财务数字化改革都势在必行,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是企业创造全新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驱动模式的有力起点,是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2]。作为财务人员,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迎难而上,充分拥抱财务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二、传统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痛点

预算管理、成本管控、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经营分析等,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旧停留在报销审核、核算记账、申报税收等基础职能上。会计核算以事后核算为主,未能参与到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管理,数据时效性和可控性都较差;财务人员掌握的工作技能以费控报销和会计核算为主,且在传统作业模式下,费控审核工作量饱和,差错率高;在税务筹划和资金管理方面都未能深入到业务前沿,了解业务的真实情况;对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理解不深入,对全面预算管理在战略衔接与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不足,通常简单地以汇总统计功能代替预算管理中的资源配置;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以数据分析为主,对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理解不深入;风控管理仅以数据指标比对替代风险揭示与分析等等问题。可见财务体系在企业中发挥的价值并不大。

显然,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能适应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对财务岗位的定位不够清晰与明确。虽然财务体系承担了全面预算的职责,但并没有发挥财务预算的资源配置能力与考核监督的职能,部分公司管理层没能洞察财务数据对公司运营的价值,也没能通过财务数据中发现的问题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营流程、业务体系进行重塑。第二,大部分企业的业务体系不够健全,在信息化建设浪潮中各个系统独立建设,并没有以有机统一的思维进行,造成各体系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一个个系统烟囱,业务与财务相关性不大,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第三,财务人员在多年的封闭系统中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长期从事核算岗的会计人员,处于业务的最末端,以事后核算为主,参与并了解业务的机会不多,能力单一,缺少业务思维和战略思维,更不具备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

《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持续完善建立智能前瞻的财务数智体系。这种背景下,以财务共享为基础的财务数字化改革迫在眉睫。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数字化建设工具,目前在国内较多大中型企业中得到普及与推广,通过财务数据的共享化、标准化、集中化推动企业管理层进行商业决策,解决在企业传统财务体系中效率低下问题,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数字化财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求财务体系在职能、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都实现数字化转型。在财务职能转型方面,要求企业财务从交易处理、报表制作,向财务决策、价值管理方向转型;在财务机构转型方面,要求企业财务从核算财务,向共享财务、战略财务、业务财务方向转型;在财务人员转型方面,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性的财务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运营、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使财务人员价值最大化;在财务技术转型方面,企业要为财务部门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与业务部门数据集成,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3]

但在这重大变革过程中,许多企业的财务体系以及财务人员却表现出了较大的不适应或是茫然之感。在笔者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一般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一)财务思维转变的挑战

多年以来,财务人员一直处于业务链和流程链的后端,长期从事传统财务,财务人员的思维相对较为传统。而财务数字化转型,必须对公司业务进行制度变革和流程再造,很多重复性、标准化高的财务工作将会被智能机器人或信息系统所取代,更多的基础性财会人员会被释放出来,财务体系的主要工作将向价值型服务型转变。

同时,数字化转型思路下,海量的数据要求对业务、财务体系打通,各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要求财务人员从单线条逻辑转变为全面系统思维,从各个独立模块转变为财务业务体系的关联思维。因此,财务人员在认知和思维逻辑上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财务人员能力挑战

在传统财务时代,财务人员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会计准则、核算要求、税收政策等方面。而随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如可视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财务人员却不太了解,对公司业务结构、具体的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了解度不深,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与目标定位更是觉得离自己甚远。因此,在“业财融合”和“共享财务”建设的大背景下,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与能力建设受到较大的挑战。

(三)公司数字化体系的挑战

财务核算站在业务的末端,公司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打通业务流程的各环节,真正实现数据共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业财融合。而各企业因为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并未通盘考虑,导致形成一个个系统烟囱,业务流程不连贯,或是历史上建的系统与新建的系统互相孤立无法兼容,数据不能融合,标准不统一,导致在财务共享建设时没有统一的底层逻辑,不能实现标准化,也不能将业务语言与财务语言有机融合在一起。

(四)公司管理层认知的挑战

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其实是利用大量的数据信息,对公司管理理念及业务流程进行重塑与再造,涉及面广,尤其是业财一体化、全面预算、底层逻辑整合、数据标准化等事项,需要公司管理层统一思想,组织推动。这对企业管理层本身就是认知上的一个巨大转变。而且目前部分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理解不透彻,将财务数字化转型重点仅放在数据处理阶段,而不注重对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导致财务数字化转型成效不佳。

四、财务人员转型方向的相关建议

基于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下,财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以及在公司财务数字化变革中面临的重重挑战,财务人员应转变思维,加强个人能力提升,尽快适应财务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变革,以发挥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作用。

首先,财务人员要从认知上意识到财务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在思维模式上改变财务体系仅停留在业务末端的状态。要以公司CEO的视角去观察企业的业务流、作业模式、流程,建立横向、纵向立体的公司业务思维体系。财务人员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后财务走到业务前端,扮演了更多战略支持和业务伙伴的角色;从单一指标拓展到全方位经营分析后能建立起具有全局观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从推动公司流程治理、定义数据标准与属性,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其次,财务人员要加速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三个转型方向中选定方向,以“业务+财务”“财务+技术”“财务+战略”作为提升的主要抓手,尽快将自己培养成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懂业务,财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公司业务,了解业务部门的痛点,优化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建议,深度支持业务决策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要懂技术,除了简单的EXCEL等办公软件,需要了解部分编程软件,如运用API、RPA财务机器人等自动化工具,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流程自动化;利用简单的SQL数据库语言,快速从企业数据仓库内抓到想要的数据;利用TABLUEA等数据可视化工具,实现财务信息可视化展示。并且在专业上持续精进,除了财务知识,还要学习掌握管理、法务、经济、金融等与财务高度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

再次,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司管理层要高度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理解财务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对流程和业务逻辑的再造,注意财务数据的挖掘与应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不仅是对财务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更是对财务信息数字化处理后的有效应用,通过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从而达到数据信息价值化的目标,进而实现全面智能化决策[4]。同时,在公司人才培养机制上,既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更要加强内部培训,推进原有财务人员的转型。

最后,在财务人员培养的高等教育过程中,要加大计算机、大数据等专业的教育,培养出复合型的财务人才,在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加强战略财务与数字经济的培训,举行分层级多类型的后续教育,以适应世界一流企业的财务人才培养。

展望未来,时代的变幻从来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任何一个人,每个财务人员都需要积极面对新形势,加强学习,转变思维,适应财务数字化变革的浪潮,并在这一轮改革过程中向智能财务积极迈进。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究/李九斤、徐妍妍;《财会月刊》;2022-6-15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智慧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究/杜娟;《投资与创业》;2022-2-15

[3]数智化下财务人员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韩静、陈霞;《财会学习》;20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