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分析

张红

(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幼儿园 610217)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长是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有责任支持并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且对于幼小衔接这一重要教育阶段,家长与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二者通力协作并形成一定的教育力量,帮助幼儿完美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因此,本文就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作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引言

自家园共育教育理念提出并实行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变与提升。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始受教育阶段,家长以及家庭对于幼儿成长影响是极大的。近年来随着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也颁布了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层面也更加注重与家长、家庭教育的合作以及相关辅导工作。通过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帮助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与幼儿园通力协作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也同时提升幼儿的健康与成长的有序发展。

1.家园共育中家长与幼儿园要达成共识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个人的教育理念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充分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有效。在幼小科学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家庭、和小学都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际教学情况调研后,会发现不同家庭的教育问题都存在着不相同的问题,很多家长存在过分溺爱的问题,还有对幼儿采用放任自由的态度,不能真正了解幼儿真实诉求,同样也有对幼儿管教过于严格和严厉,更有甚者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是需要家长跟幼儿平等理性对话,有效的表达正确教育理念,真正了解到家长在幼升小的问题中的观点,针对家长的问题进行整理与规划,科学有效的对家长进行培养,提高家园共育的教育基础水平。组织家长和老师进行幼小衔接的讨论会。让家长提出自己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幼儿园可以针对家长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讲解,解除家长的顾虑。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增强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让每一位家长都可以成为合格、优秀的家长。让家长可以始终跟随幼儿发展及教师教育的节奏,家长和教师有效合作高质量的完成幼升小的教育工作。

2.通过家园共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向往

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可以在家园共育条件下有效科学地开展。例如举办参观活动,由幼儿园方进行组织并与相关小学校领导沟通并促成合作。通过幼儿园方组织并带领幼儿及家长对相关小学校进行校内参观活动,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以及校园氛围等。也可协调小学校教师一起陪同并进行相关介绍,向幼儿及家长介绍小学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比如班级设施、学校配套设施、操场布置以及校园活动、小学课程简介内容以及上课时间,甚至是实际参与并旁听小学生上课等情况,多角度、多方位的让幼儿以及家长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并可以单独带领幼儿实际上一堂课,通过简单的课堂坐姿、课堂各种规范甚至是小学老师课堂知识的角度,让幼儿深刻体验小学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提高幼儿的参与性以及学习兴趣外,也为后续的小学学习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帮助幼儿以及家长更加积极地向往小学生活,并规范端正态度,进行良好的幼小衔接的过渡工作。

3.通过家园教育,培养并规范幼儿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对于正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来说,正是好奇心及活泼性最强的时候。而正是这个学前阶段,也是培养幼儿正确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时刻。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时期相关教师以及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会虚心倾听他人的习惯,要培养幼儿学会表达、学会沟通的语言能力,并适当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提问知识能力。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要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状况以及行为举止,要及时纠正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要正确引导教育幼儿形成积极正确地学习态度,并养成学会自我思考并能认真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一定的思维逻辑及自主学习意识,为日后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坚固的基础作用。

良好的生活能力以及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优秀品格以及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是十分有利的,通过规范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准时、早睡早起、每周适当的运动活动时间、家务活等,都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培养。幼儿园教师也可有针对性的训练幼儿的在学校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喝水甚至是上卫生间的时间都要有效控制。因为幼儿园期间并没有像小学中的固定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所以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有着一定的时间观念,杜绝拖延、怠慢的态度。同样,适当的家务劳动对于幼儿的成长也是十分关键,比如家长可以要求幼儿在等待午饭的时候完成一些其他内容,比如摆放一下碗筷,收拾一下桌面,在锻炼幼儿生活能力的同时加强其时间观念。通过多方面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成长且为后续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了基础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工作十分重要且必要。而对于两者的差异性与变化性,需要通过家园教育即家长与幼儿园方通力合作,积极科学地引导幼儿,提升一定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及时将幼儿的角色、态度转变过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提升幼儿对于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与好奇心,降低幼儿的焦虑、抗拒情绪。幼儿园方面与家长要加强合作与沟通,为“幼小衔接”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更加推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乃洁. 幼小衔接的“三大误区”与创新举措[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05)

[2] 黄书涛.探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家园合作之幼小衔接工作[J].华夏教师,2022(27)

[3] 蔡芳婷.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校合作共育的困境与路径[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03)

[4]吴旻烨.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