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东坡诗词” 凝“青年三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1

品“东坡诗词” 凝“青年三气”

秦雪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人民政府  安徽省淮北市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文最多的中国古代名人之一,人民日报曾统计“常提儒家名言,苏轼名句最多”。近千年过去,苏轼的诗词仍被后人传诵,他的品格仍为后世所敬仰。青年不妨从“东坡词”中汲取“三气”,激扬蓬勃朝气、鼓足豪情胆气、拥有超然底气,切实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风华正茂,激扬“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蓬勃朝气。“诗酒趁年华”出自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当时移守密州的苏轼励精图治,仅用一年时间,便将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来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欣然作下此诗: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新的赶考之路呼唤中国青年,莫让岁月成蹉跎,且将青春绽新花,奋斗趁年华。青年干部要激扬青春的蓬勃朝气,将其转化为刚毅有为的行动之力,自觉扛起新时代栋梁之材的责任担当,坚决杜绝一切观望态度,克服消极心态,面对急事、难事、复杂事,主动甩开膀子、撸起袖子、迈开步子、弯下身子,把基层一线、民生一线、发展一线作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练兵场”,奋勇拼搏,以理想为“舵”、担当为“帆”、实干为“桨”,乘时代之东风,破扬帆之巨浪,护航“复兴号”巍巍巨轮行稳致远,一览无限风光。

奋楫争先,鼓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胆气。密州时期,苏轼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但仍心怀社稷,抒写了“西北望,射天狼”渴求一展抱负、杀敌报国的豪情。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多,肩负的民生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爬坡过坎尤需挺直身,鼓足勇气向上攀登;逆水行舟更要擎得住,蹄疾步稳迎难而上。对于广大青年干部来讲,要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情胆气,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主动奔赴重大斗争一线、艰苦复杂地区、吃劲负重岗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把“本领”练出来,把“担子”挑起来,力求小事能做、大事能干,知重负重、有事真上,真正带着必胜信心和壮志豪情向新征程“报到”,拿出“舍我其谁”的豪情乘势而上,拿出“敢为人先”的胆气带头当先,拿出“名副其实”的业绩勇攀高峰,在新征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豁达从容,涵养“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底气。《定风波》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春日他与友人出游,风雨突至,拿着雨具的仆人先行离去了,那又如何呢?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何妨且吟且歌从容而行。苏轼四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虽历经人生种种大起大落,然而他的诗词中却不见凄苦哀叹的悲凉,而满是达观与开阔的观照。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青年干部成长的道路不只是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也会有“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逆境。实现伟大复兴的路上,越往前走,遇到的问题越复杂,任务越繁重,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当体悟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境界,掌握好“方寸胸怀”,涵养淡然静气,顺境时,淡泊明志,不骄不躁,逆境时,也要从容应对,随遇而安,做到“千磨万击”之后“还坚劲”,“乱云飞渡”之后“仍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