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普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论我国普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管理

陈晨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高校不仅能培育优秀的毕业生,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城市里创新创业,为城市的高科技产业助力。高层次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城市的闪亮名片。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现阶段高校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特别是有关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制定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引进计划,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优化管理和有效激励等最大限度提高人才质量,借助这些高层次人才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研究将主要围绕普通高校的引才工作展开,通过多元化分析,对当前有关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 高层次人才; 引进策略; 管理措施

引言:

对于国内大部分高校而言,在现阶段的发展运营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切实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推动高校实现更加稳定长久的发展。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高校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办学发展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以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和联系学科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战略管理规划,通过搭建专业化平台,防止出现盲目引进的情况,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化利用,通过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实现效果最佳化。

一、合理规划、公开招聘、有序引进,促进引进人才的质量

高校在现阶段的运营管理中,特别是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时候,需要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制定更加科学严谨的的规划,确保规划本身的合理性,使其得到更好地执行,引进高层次人才从整体上看,是当前整个工作开展和实施中得以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最为直接且高效的手段。其次,高校在日常的工作运用中,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显著优势,利用各种大众媒体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展现学校优势的同时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关注,表现对人才引进的渴望。与此同时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也要组织相应的招聘活动,保障整个招聘形式的公正性和公开性,程序公开,渠道畅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引进人才的整体质量,对于高校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在进行人才引进时,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是凭借一次简单的试讲就确定具体的引进人员,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标准,通过面谈、面试、政治审查等多维度系统化考察,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引进质量,防止影响后续的教学科研活动[1]

二、探索政企校共同引才机制

高校在人才引进中主动宣传国家和省市各类人才政策,并通过特殊政策和经费配套支持,积极引进有潜力的人才,并帮助引进人才争取入选各类人才项目。目前国家和省市各类竞争性人才项目对高校都基本开放,但入选人数仍比较少,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基本空缺。高校要把政府各类人才政策的工作重点前移到引进阶段,对于有潜力竞争政府各类人才项目的意向人选,学校要作为人才引进重点,并在支持政策上予以优先保障。要借力引才,重点与所处的县市区建立“引才共同体”,共享人才信息,同频引才,发挥地方人才政策的叠加优势,探索高层次人才校地共同引育、校企联合引进、校内培育提升等系列创新举措。

三、理性承诺、软硬件环境建设,平衡内外,保证引进人才顺利开展工作

高校在进行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为引进人才创造更好地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学校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在人才引进时,也要做出理性的承诺,对引进人才的物质生活给与更好地保障,比如在住房以及待遇问题上都要做出一定的完善和优化,在工作环境的设置和规划上,要落实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工作条件,使其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广义学术环境的构件需要综合联系多种要素,不但包括学术风气和氛围,还包括学术研究工作在开展和实施中需要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再者,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为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奠定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时候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从而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平衡内外人才的待遇区别,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全面提升和优化课程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2]

四、科学管理,有效激励,保证引进人才的合理使用

首先,学校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结合现阶段学科建设以及总体发展的相关目标,对引进人才的专业素养等进行系统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团队,确保不同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融合,在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实现全方位发展。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标对于人才的发展也是必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层次人才。其次,高层次人才引进之后,他们通常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的人才也会担任行政职务,确定责权利相统一的人才使用机制,以此确保整个工作的实施更加科学高效。对高层次人才进行适当的激励,使其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可以发挥更好地创造力,以此促进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

五、加强师德建设,保证引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综合发展

高层次人才在引进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和培训。为了帮助他们更快熟悉和融入学校环境,需要结合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制定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师资建设质量[4]。根据职能部门对人才的的现实需要,针对引进的人才进行系统化和个性化培养,成立相应的基金为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真正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其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师德师风的构建,教师始终需要坚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不但学习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在意识层面不断提升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高校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不断创新思想,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高尚品格,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综合素养,也可以促进学校的长久稳定发展。除此之外,结合高层次人才存在的个性化特征,相关部门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要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谈话等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管理的动态化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这些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可以为学校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5]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必须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引进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加健全的工作和生活保障,让人才可以为学校、为当地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宏伟,张美茹,杜小刚.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3(02):163-165.

[2]张旺芝,刘珊,成军.加强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资金管理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2(22):80-81.

[3]储凡静,郭号林,孙晓玲.新时期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分析:因素、博弈与治理[J].中国轻工教育,2022,25(03):9-18.

[4]王思懿,张爽.多重制度逻辑下高校教师人事场域的改革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2):96-103.

[5]夏颖,马良艳.“双一流”背景下我国西部某医科类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的有效路径探讨[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2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