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的研究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幼儿情绪的研究与策略  

 ,倪春霞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有春幼儿园

摘要:在国外许多国家直非常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它主要体现在对幼儿情绪引导的策略、对幼儿情绪的分析和解读的研究开始早研究成果数量较多。在国内首先情绪管理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所重视但它作为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交集学科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绘本成为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第二有利于探索大班心育活动的多种方式。围绕情绪管理能力开展各种情绪主题绘本活动是幼儿心育模式的又一种新的角度和探索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引导。第三有利于挖掘绘本的多种功能。

关键词:幼儿情绪绘本阅读家园合作

一、研究目的、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主要是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情绪主题绘本,组织实施围绕以情绪绘本为载体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绘本阅读活动,达到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优化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目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的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绘本活动,探索情绪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情绪 管理能力的作用。在开发和组织实施绘本阅读活动中探索通过绘本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提高的多种策略。提高大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积极情绪的促进和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 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前实验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日常的情绪变化,确立常见情绪问题提出重点发展的情绪目标。其次,通过行动研究法,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步骤为根据情绪目标对绘本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绘本。通过活动前对幼儿进行访谈具体了解幼儿对此情绪的觉察、表达和调控的发展水平。采取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对绘本进行初步了解确立活动的重难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出情绪主题绘本对大班幼儿情绪

1.情绪主题绘本能帮助大班幼儿觉察自我情绪情绪觉察能力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感受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即是幼儿根据自身机体的感觉来分析、判断自己的内心感觉,是情绪管理能力的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觉察自我情绪是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到了大班年龄阶段,情绪体验逐渐丰富,不仅能觉察最基本的情绪,比如高兴、生气、难过等,还逐渐细化出现了思念嫉妒等高级情绪,但是幼儿自我很难觉察。

2.情绪主题绘本能引导大班幼儿识别他人基本情绪情绪识别就是通过分析表情及其发生情境等因素以了解表情的性质和含义,这是一一个包含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3.情绪主题绘本能促进大班幼儿自我情绪表达能力在本研究中,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仅限定为在人际交往互动情境中,通过语言和动作适宜地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它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以及自我的情绪调节。

(二)探索出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主要策略

1.情绪主题绘本帮助大班幼儿觉察自我情绪的主要策略

(1)绘本名称与自我情绪的对应一般情绪主题绘本的名称能明确表达出该书所要讲的情绪。比如美国斯贝蔓著的绘本《我好难过》、《我好害怕》等等。

(2)画面色彩与自我情绪的对应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有一定影响。同时不同色彩可以表达、象征不同的情绪。

2.情绪主题绘本引导幼儿识别他人基本情绪的主要策略

(1)从观察角色表情中察觉他人情绪情绪主题绘本中的角色,无论是人物类,还是动物、卡通类,不同于现实中的人物,它经过了画家精心设计,表情夸张化,易于幼儿理解。而现实中的人物表情变化比较小,不易让幼儿分辨和察觉。

(2)从判断角色语言中学习识别情绪情绪主题绘本中的语言,其中包括绘本中的对话、描写等,都是围绕情绪提出来的。

(3)从情境表达语气中感受他人情绪虽然,情绪主题绘本已经尽可能地通过各个方面传递情绪的信息,但是它毕竟是无声语言,要想把无声转为有声,教师的讲解是第一步。

3.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自我情绪表达能力的主要策略

(1)从故事角色中学习表达自我情绪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2)从绘本语言中掌握基本情绪词汇情绪绘本的语言最大的优点是注重情绪表达的准确性,比如《我不要妒忌》,妒忌就是情绪词汇,比如《我想念你》在整个的绘本故事情境中,思念这个词汇被不断重复提起。

(3)从绘本情境中理解表达情绪的场景情绪词汇的理解要借助一定的情境,离开情境就不容易被理解。

(4)从绘本表演中巩固表达情绪的方法表演游戏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

4.情绪主题绘本丰富幼儿消极情绪调控的三种策略

(1)理解消极情绪反应情境通过绘本阅读理解情绪反应时会在哪些情境中,幼儿只有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反应。

(2)转移注意转化消极情绪对于学龄前儿童,转移注意力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调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是离开消极情绪的发生场所;第二是选择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活动。

(3)适当宣泄自我消极情绪对于幼儿来说,合理宣泄也是很常用的情绪调控方法。

四、研究的效果与反思

(一)在研究的前后测查对比中,大班幼儿能觉察自己情绪变化的人数比研究前提高了46.8% ;能积极表达自己情绪感受的幼儿人数比以前提高了39.5% ,同时表达的准确度也相应提高;尝试自主转移注意力转化消极情绪的案例比研究前提高了13.1% ;能初步尝试适当宣泄自我消极情绪的幼儿人数比研究前提高了32.6%。从这些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幼儿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能力是有明显提升的,这为以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能在行为上完全脱离成人帮助,独立表达和调控自己情绪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需要继续不断培养和关注。

(三)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循序渐进地深入开展。同时,家长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积极争取家长的认同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云.家园合作视角下的儿童情绪管理研究[J].福建教育.2014(3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