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试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路径

彭春兰

重庆市璧山区御湖小学  402760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于死板,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忽视,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数学背后的文化,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相结合。本文就小学数学中浸润数学文化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策略

引  言:数学是人类文明积累成果的展示形式,遍布在日常生活中各个角落。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学习数学文化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数学文化的传授,使学生形成数学文化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学。

一、数学文化含义

21世纪之前人们对数学文化的了解还过于浅显,还具有一定的脱离社会文化具备一定独立倾向的问题。让人们对数学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数学不需要社会推动,不需要进行真理性的检验。随着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更加深入,21世纪后,数学文化已经深入推进了课堂教学中来,增强对数学文化的认知。所以数学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演化,更是帮助人们形成数学思维。

二、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重要性

在很多孩子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数字,是呆板的符号,是规矩的图形 ,是乏味的计算,是反复的练习,数学课是无趣的。它没有语文课的人文情怀打动人心,没有英语课的新鲜有趣令人向往,没有体艺课的开放自由令人跃跃欲试。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进行教学,运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部分学生出现认知偏差,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解题模式一窍不通,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受到限制,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数学文化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提升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时需要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将数学文化渗入到课堂中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和掌握力。

二、在数学文化中浸润数学文化的策略

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和文化的融合,它包含了数学最基础的概念、理论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反映了数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浸润数学文化的策略是通过多种方式让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和文化。

(一)从教学设计上浸润数学文化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做的具体安排和策划,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从教学设计上浸润数学文化显得至关重要。

1.引入历史背景

数学知识的发展与文化和历史紧密相关。引入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背景,加深学生对数学思维特性和方法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勾股定理的发现历史,从而使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亲历者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勾股,从史学角度讲述勾股的个人历史和成就,来加强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

2.强调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学习数学知识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对数学思维特性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则学习不是完整的。在数学教学中,应强调数学思维特殊性、递归性和代界性。学生应该通过体验教学、问题解决和数学探究等方式,体验数学思维并加深数学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进行发现并分析问题,培养对数学思维特性的理解和信仰。

(二) 利用实践途径浸润数学文化

实践是发展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各种场所和机会,供学生践行数学文化的实践活动。

1.强调数学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紧密联系,例如物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领域。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数学的知识内涵和拓宽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统计学的同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探究数学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了解相关领域的重要性,以培养出学生成为具备跨学科思维的人才。

(三)数学文化的深度渗透

1.渗透数学发展史中的人文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不断演化中,数学也在不断进步,其中伟大的数学家的贡献成为重要因素,他们为数学教育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家的趣事渗入到数学知识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除学生的刻板印象,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关于圆的教学中,圆周率这个知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那么我们不只要让学生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的不循环小数,学会用圆周率去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个知识。更让他们知道在200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有圆周率的存在!是祖冲之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世界纪录协会将祖冲之列为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第7位小数的科学家。人们为了纪念祖冲之的重大贡献将圆周率称为“祖率”。

2.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文化相结合

小学教育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生活认知比较弱,并且教育源于生活,在一些细小的生活细节中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去,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潜移默化地消化数学知识。在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中,让孩子们去发现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能发现轴对称。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就发现了其实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轴对称的,除此之外,动物、 一些植物也是轴对称,正因为人们发现了这种对称美,人们就把它运用到了很多的设计创作中,小到一些精致的小饰品,器物上精美的纹样,大到宏伟的建筑。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不只是纸上规矩的图形,更是生活中伟大的创造。

3. 创设数学文化情境

情绪极易受感染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对数学文化的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开展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活动,让学生去搜集关于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将搜集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无形中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加深学生文化知识印象。在学到万以上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去收集含有大数的信息然后在班上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更加熟悉了大数的读法,这时不再是枯燥的数字,是我国的地大物博,是世界的飞速发展,是人类的不断进步。

4. 丰富数学文化形式

随着科技手段的兴起,很多学校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将数学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形式。利用富有童趣的形象将数学史重现,在其中渗入数学文化。年月日的教学中,利用视频导入:在浩瀚的宇宙中,满天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宇宙中藏着无穷的奥秘,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我们的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就是我们的一日,这就是我们年月日的产生。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导入,年月日就是他们要探索的奥秘,学生立刻有了兴趣,有了探索欲望。又如《藏着数学里的秘密》一书中啃啃家族的成员把各种美丽树叶啃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的相框,放进自己的照片后做成了家族照片墙,这样的卡通形象哪个学生不爱呢?孩子再去认识这些图形还有什么困难呢?

结束语:文化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成果展现,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必须提高对数学文化学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小会.“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21(30):11-12.

[2] 柳小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38):100.

[3] 甘建平.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