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准确度,灵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肌骨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准确度,灵敏度分析

王飞 ,张华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38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肌肉骨骼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从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共纳入121名疑似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他们接受了肌肉骨骼超声和MRI诊断,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评估了不同类型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肌肉骨骼超声和MRI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显示出与MRI相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它还能有效地识别和区分各种类型的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这具有实质性的临床意义。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是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高度准确的诊断工具。它表现出与MRI相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精确识别不同类型的损伤。这一发现强调了肌肉骨骼超声在评估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重要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它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和好处。

【关键词】肌骨超声;准确度;MRI;灵敏度;特异性;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的皮肤、肌肉和韧带。这些伤害的范围很广,包括急性和慢性病症。急性损伤通常是创伤性的,通常由与运动有关的事件或其他身体创伤造成。另一方面,慢性损伤通常与炎症有关,如风湿性炎症和劳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通常包括识别症状,如肿胀、疼痛、局部出血和水肿。如果不加以治疗,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会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肌肉和肌腱粘连、缺血性肌肉萎缩、关节周围炎症、关节僵硬和不能活动。在软组织损伤中,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尤其常见。因此,及时诊断这些损伤,确定其程度和类型,并提供适当的对症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肌肉骨骼超声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诊断工具。这种超声技术特别注重对肌肉骨骼系统的成像。本研究旨在调查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了121名疑似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包括63名男性和58名女性,年龄在21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43.26±10.46岁)。所有患者都提供了签名同意书,并获得了伦理批准。

1.2方法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根据受伤的位置调整患者的位置。探头频率设置为4.0MHz,并在患处涂抹耦合剂。从不同角度进行扫描,以观察病变的肿胀和疼痛部分。超声检查评估了各种结构,包括皮肤组织、底层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周围组织。评估了病变的大小、位置、边界以及内部和周围的血流。

核磁共振成像: 使用核磁共振诊断仪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扫描。采用了以下参数: T1W1/IR矢状位,T1W1/IR横轴位,T2W1/FSE横轴位,T1W1(矩阵288×192,TE:19ms,TR:1830ms),T2W1(矩阵288×244,TE:137ms,TR:4700ms)。控制层间距被设定为1毫米,层厚为7毫米。还利用了局部薄层或扫描层,厚度为3毫米,层间距为1毫米。进行了两到三次激发。

1.3观察指标

比较肌肉骨骼超声和MRI检测外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肌肉骨骼超声的诊断敏感性为93.02%,特异性为96.15%。对于MRI,其诊断敏感性为97.67%,特异性为98.72%。两种方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软组织是指人体中与骨骼相比相对较软的柔韧结构。这包括皮肤、脂肪、肌肉、肌腱、筋膜、韧带、腱鞘、神经和血管,都属于软组织的范畴。当这些结构由于各种原因和严重程度而受损或受伤时,就会发生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的例子包括皮下出血、肌肉拉伤、局部扭伤和挫伤、肌腱断裂、撕裂或筋膜炎。然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主要集中在皮肤、皮下脂肪和肌肉的损害或损伤上。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病人通常会出现类似撕裂或拉伸的疼痛,局部肿胀,以及活动能力的明显丧失。

软组织损伤的初步处理通常包括立即进行冷敷以减少肿胀、止血和缓解疼痛。三天后或一旦肿胀开始消退,可采用相关药物或物理疗法。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依赖于病人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X射线平片、CT扫描、MRI和超声波。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对重要结构如骨骼、血管、神经、器官、韧带和肌肉的伤害。

一项研究比较了肌肉骨骼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这两种方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成像技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产生的信号重建图像。磁共振成像的优点是没有电离辐射,对软组织和解剖结构有很好的可视化,在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膀胱、直肠、子宫、阴道、关节和肌肉时比CT扫描更优越。肌肉骨骼超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采用高频超声来诊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它能清晰地显示浅层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和周围神经,以及它们由炎症、肿瘤、损伤和畸形引起的相关病变。结合相关的病史和临床症状,肌肉骨骼超声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超声在观察软组织病变方面表现出与核磁共振相当的能力,在区分肌肉和浅层神经解剖方面也很出色。肌肉骨骼超声的优点包括实时动态成像,有助于检测和观察运动或特定体位时出现的异常或病变(如肌腱和神经脱位、肩峰撞击综合症等)。它没有明确的禁忌症,避免了辐射损伤,不需要特殊的造影剂,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程序,表现出高重复性,并提供快速的结果。超声波仪器可以方便地在床边、手术室、急救室和灾难现场使用。这些检查相对便宜,无痛,并被病人接受。此外,超声可以作为介入手术中的视觉指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果。

总而言之,肌肉骨骼超声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准确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MRI相当。它的关键作用在于明确识别这些损伤的不同类型,使其成为临床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夏宇,李梦杰.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及准确性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0):71-72.

[2] 顾碧霞.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及准确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0):183-184.

[3] 张伟.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21,34(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