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冯黎妮

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71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的发展,城乡规划也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城乡规划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但关系着我国城市的战略定位,也关系着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通过城乡规划,能够以空间创造财富,以空间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制定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本文阐述了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城乡规划改革;创新;思考

一、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城乡规划是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城镇规划者,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统筹大局,从长远的发展出发,立足于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的基本国情。通过协调城乡区域间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的目的,致力于推进城乡结构的战略性布局发展。近几年,我国也建立健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就建筑、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交通安全、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制定了详尽的城镇规划建设相关管理条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力争建设一流的生态家园。并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家园”蓝图作为我国未来城乡规划奋斗的新目标。开始践行可持续发展生态战略,与时俱进,为现阶段城乡规划发展建设提出开拓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

首先,城乡发展规划目标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与改变。2023年,我们将规划发展的目标放在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我们应该贯彻与执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这“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将发展的重心向绿色经济发展型转变。我们应该立足于当前形势,将“生态、绿色、地域”作为新常态新时期城乡规划的新导向。

其次,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在城乡规划的工作中大胆引入“区块链”、“数据化”等信息化技术,将5G技术引入到城乡规划发展之中,促进城乡规划发展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我们应该精准定位,重新定位城乡规划的审批流程和工作方向,将发展科技产业园区、教育科技园,创新产业园等工作新思路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布局之中。在工作中,我们要做好承前启后的工作。既要坚持城乡规划战略的初始思想,又要考虑到寻常百姓的生活所需,要在继承和发扬国家新思路,新战略的同时,开拓出一条有特色的城乡规划发展之路。

二、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问题

在任何时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时刻处于紧迫感之中,这是历史使命、人民生活所需决定的。城乡规划在不断改革创新之中,在坚定地执行“中央城市规划会议精神”的同时,也遭遇到新问题。

一是城乡规划工作总是处于被动转型的困境之中。地市、乡镇一级的城乡规划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导致了这些地区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处处掣肘:要么城乡规划中一些大数据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综合治理体系很难落实到位;要么缺乏长远规划,包括五年、十年、甚至远景规划,致使一些地区出现建了又拆、拆完再建的反工现象,私建滥建等行为也是屡禁不止。

二是城乡规划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由于各地政府主要设在城镇、社会优质资源、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大都集中在城镇地区,比如开发区、经济特区等,且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更高等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在发展城乡规划时更偏重城市规划,出现城乡发展不均衡或者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现象,而从空间治理来讲,城市面积要远远小于乡村面积,且在治理难度与资源需求方面,都要远远小于乡村,故而出现了城乡建设不均衡的现象。

三是创新思维亟待转变。城乡规划虽然涉及行业领域较多,但主要还是从建筑景观方面体现较为直观。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城乡规划力求出“新”,但并非是个性化地、因地制宜的创新建设,而是一味追求新技术、新风格,抱着“别的地区有,我们也要有”的理念进行城乡规划,结果很多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格局,很多地区的城乡规划出现了雷同、甚至相似度极高的景观建筑风格,反而失去了城乡自有的特点。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若干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规划理念

一方面,要调整城乡规划的重心,由“一张蓝图绘到底”转变为“如绣花一样精细”,紧密围绕中国梦,结合国家、区域、地方利益空间与事权结构需求,通过创新城镇发展模式、改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等途径,精细绘制和谐绿色发展蓝图,规划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美丽家园。另一方面,要明确城乡规划的工作主线,由计划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由规划技术转向公共政策,城乡规划不仅要彰显前瞻性、战略性,还要体现科学性、合法性。城乡规划应摒弃单一服务经济的传统技术观念,转向尊重人、生态、文化、法治的新理念,以便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城乡规划还强调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使其由发挥基础作用转变为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城乡规划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专业型向实用型转变。

(二)创新体制,完善治理体系

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城乡规划法律细则,强化其权威性、促进其精细化,并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应积极响应党中央要求,出台关于城乡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与国家政策,并成立国家级、省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全面抓好依法行政、抓大放小、优质服务等各项工作,避免个别人、个别项目的干预,增强市场、大众、生态等元素的管理效力。另一方面,建立基于生态、建设总量为基线的规划框架,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考核管理系统,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在生产、生活空间规划方面,以全域规划所明确的生态容量、建设总量为依据,形成恩威并施的管理体制,实现标准管理与弹性管理相结合。此外,应依循区域差别,构建差异化管理体制,并加强监督体制革新,提升规划行政效能。针对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应从战略高度制定不同的城乡规划改革制度,东部着重优化城乡用地,强化居民幸福指数;中西部则通过“多规合一”统筹空间功能,打造大尺度生态格局。

(三)补足短板,优化空间供给结构

一方面,城市规划要从生产导向转向效率导向,通过紧凑布局、优化形态,全面引领存量空间朝着精细化、宜居化方向转变。同时注重城乡规划的特色化供给,面向区域差异与地域特色,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增强特色文化与空间供给,全面传承地区文化格局和景观风貌,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要面向创新发展,通过存量空间改造与现有产业功能区,构建创新空间系统,吸引特定群体的深度交互,形成适度而低廉的空间空间,打造新经济空间供给,为城市规划注入无限活力。此外,城市规划要着力推进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通过基础服务设施均等化建设、品质服务设施多元化发展,基础医疗卫生、综合文化体育服务均等普惠,职业高等教育、高端医疗休闲服务统筹供给,为居民提供优质型公共服务。

四、结论

总之,城乡规划发展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工作,是保障城乡稳定、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的城乡规划发展速度与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太匹配,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城乡规划在当下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会愈加重视城乡规划的工作,城乡规划随着改革与创新,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康彩红.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环节运行管理范式模型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9)

[2]刘晓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乡规划研究领域演进[J].城市发展研究.2021(01)

[3]吕园,刘冬,邱月,来朝旭.技能提升诉求下“城乡规划分析方法”教学内容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