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3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哲

献县人民医院 河北献县 06225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和盆底肌力康复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根据观察者患者的痊愈情况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72.41%(21/29)、17.24%(5/29)、10.34%(3/29)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31.03%(9/29)、41.38%(12/29)、27.59%(8/29),(P<0.05)。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29例观察组患者根据痊愈情况分为痊愈组(n=21)和未愈组(n=8)。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产次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痊愈的独立因素。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症状的改善。多种因素都会导致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旨在减少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风险。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影响因素

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患者常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和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妊娠和分娩损伤盆底脂质结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采用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盆底肌肉收缩力的增强[1]。由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有必要对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疗效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对不同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n]%

资料

观察组(n=29)

对照组(n=29)

t

P

年龄(岁)

30.37±5.60

31.21±5.80

0.386

0.731

产前BMI(kg/m2

30.59±2.48

31.20±3.10

0.172

0.900

孕次(次)

2.59±1.12

2.26±1.80

0.195

0.854

产次(次)

1.77±0.44

1.80±0.44

0.376

0.715

新生儿体质量(g)

3297.69±322.58

3368.58±310.25

1.202

0.229

孕期体质量增量(kg)

17.12±5.28

17.40±6.00

0.136

0.869

1.2方法

对照组:盆底肌功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训练动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并将训练的方法进行讲解,指导患者在采用站立位、坐位和平卧体位时应保持提肛动作,吸气过程中收缩肛门,十秒后呼气并放松肛门,重复该动作,每天15分钟,每周进行三次,连续训练10周。

观察组: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针对Ⅰ类纤维患者,将刺激频率设置为 10~30 Hz,脉宽设置为560 US;针对Ⅱ类纤维患者,将刺激频率设置为20~60 Hz,脉宽设置为160 US。安排专业的医师指导患者根据治疗仪图形指示进开展A3 生物反馈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半小时,每周进行两次,连续治疗10 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72.41%(21/29)、17.24%(5/29)、10.34%(3/29)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              、有效、无效占比31.03%(9/29)、41.38%(12/29)、27.59%(8/29),(P<0.05)。

2比较治疗有效性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9

72.41%(21/29)

17.24%(5/29)

10.34%(3/29)

89.66%(26/29)

对照组

29

31.03%(9/29)

41.38%(12/29)

27.59%(8/29)

72.41%(21/29)

X

-

12.252

P

-

0.000

2.2单因素分析

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29例观察组患者根据痊愈情况分为痊愈组(n=21)和未愈组(n=8)。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

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产次显著,(P<0.05)。

3单因素分析±s,[n]%

因素

痊愈(n=21)

未愈(n=8)

t/X2

P

年龄(岁)

29.38±4.28

31.30±5.90

0.759

0.430

产前BMI(kg/m2

29.79±2.57

31.51±3.80

1.520

0.139

孕次(次)

2.44±1.25

2.70±1.20

0.721

0.487

产次(次)

1.35±0.33

1.85±0.49

4.743

0.000

新生儿体质量(g)

3024.85±308.89

3415.79±341.37

4.178

0.000

孕期体质量增量(kg)

15.29±6.71

19.53±5.24

2.371

0.025

盆底肌力严重程度

≤Ⅰ级

4(19.04)

5(62.

50)

10.450

0.014

Ⅱ级

9(42.86)

2(25.00)

Ⅲ级

7(33.33)

1(12.50)

≥Ⅳ级

1(4.76)

0(0.00)

治疗前尿失禁严重分级

≤Ⅰ级

1(4.76)

0(0.00)

12.623

0.000

Ⅱ级

4(19.04)

1(12.50)

Ⅲ级

13(61.90)

1(12.50)

≥Ⅳ级

3(14.29)

6(75.00)

2.3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痊愈的独立因素。

4多因素分析

因素

β

S.E.值

Wald值

OR值

P值

95%CI

产次

0.369

0.019

4.875

1.025

0.025

0.957-1.120

孕期体质量增量

0.084

0.021

19.854

1.124

0.001

1.038-1.428

盆底肌力严重程度

0.857

0.157

10.765

2.875

0.000

1.764-3.157

尿失禁严重程度

0.365

0.124

12.112

1.430

0.000

1.154-2.820

新生儿体质量

0.380

0.070

4.520

0.357

0.035

0.762-0.358

3讨论

由于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会压迫盆底肌,盆底神经和组织受到损伤,对盆底支持结构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出现[2]。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状态,应给予患者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3]。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类患者时常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盆底功能训练方法。盆底功能训练法主要是通过收缩肛门运动恢复患者的盆底肌和括约肌,缓解临床症状,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会对该干预手段效果产生影响[4]。生物反馈疗法就是采用专业的医疗设备对患者实施盆底肌反馈信息训练,精准测量患者盆底肌电图,有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盆底训练方案,有效提高盆底肌训练质量[5]。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电刺激疗法,使患者盆底肌反射与尿道神经反应得以增强,促进尿道控制能力的提升[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72.41%(21/29)、17.24%(5/29)、10.34%(3/29)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患者疾病治疗痊愈              、有效、无效占比31.03%(9/29)、41.38%(12/29)、27.59%(8/29),(P<0.05)。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29例观察组患者根据痊愈情况分为痊愈组(n=21)和未愈组(n=8)。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产次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产次、孕期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程度、新生儿体质量是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痊愈的独立因素。由此可见,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随着产次的增加和孕期体质量的不断增大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增大,显著增高产妇盆底支持结构承受压力,严重损伤盆底肌纤维,增加患者后期的恢复难度[7]。临床治疗盆底肌力和尿失禁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患者无法清晰主诉自身病情,致使患者盆底肌恢复不良,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8]

4结论

总而言之,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盆底肌力的增强和尿失禁症状的改善。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痊愈的独立因素包括产次、体质量增量、盆底肌力、尿失禁严重程度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等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红艳,张秀枝.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1):144-147.

[2]谭新凤.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3,36(06):91-94.

[3]李秀金,蚁持缨,陈益萍.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08):159-162.

[4]李郁.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产后松弛型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05):67-70.

[5]刘兴冉,张海玲,李爱敏,梁艳.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科,2023,18(01):41-44.

[6]蔡丽萍,张巧玲.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变化及盆腔器官脱垂改善效果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04):613-616.

[7]李琼,朱虹,张丽丽.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03):386-388.

[8]邓祖群,李茂谊,吴玉花,黄玉明,甘丽,许彩林.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0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