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

刘国超

青冈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快速复健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从20226-20231月,选择38例在本院就诊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各种指标来评价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但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测量中,观察组患者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运用到胃肠外科的围术期,能够使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胃肠;新理念;外科;外科;围手术期;康复;处理

在临床中,胃肠外科手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常规外科手术。因为它是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产生的,所以,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后能否顺利康复,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手术病人的研究,探讨了“加速康复”这一新概念在胃肠外科围术期管理中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226-20231月在本院诊治的38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围术期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9例。在这些人当中,观察组中有11例男性,8例女性,他们的年龄在18~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1.2)。10例为阑尾炎,3例为结肠癌,2例为直肠癌,4例为胃癌。对照组13例男性,6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1.39例为阑尾炎,3例为结肠癌,4例为直肠癌,3例为胃癌。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有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不全,有药物过敏史者。所有病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是在详细地理解这个试验的目标和过程,并且由病人本人或者他们的家人代表他们自己签名的情况下。两组病人本身的情况及对照情况,都满足此项研究的需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围术期治疗。采用快速复位手术治疗的观察组病人。在进行胃肠外科手术之前,病人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这些负面的情绪都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为此,应在术前加强对病人的宣传教育,让病人保持客观的心态,并给予病人良好的心理辅导,让病人能以一种客观的、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手术。由于在术前做好清洁肠道的准备,可能会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比如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从而对围术期的营养支持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病人的小肠中含有的物质不会对手术造成干扰,就不需要做任何的清洁。为了减轻病人的干渴焦虑状态,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于2小时前给病人补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两小时后禁食;手术前6个小时内不能吃任何硬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鼻胃管都要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做。采用硬膜外镇痛,并慎重地考虑联合应用 LMWH和硬膜外镇痛。术中留有导尿、引流,并对病人的紧急情况进行了护理。如果术后时间很短,可以一次给药,如果术后时间很长,可以再给药,但不能多次给药,也不能多给药。手术后应注意控制异常温度。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及时的胃肠营养和止呕药。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以SPSS 23.0为统计分析工具,以%表示,X2检验;计数数据以“x±s”为单位,经t检验后,以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或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观察组

25

2.88±1.62

9.97±5.01

187.23±117.37

27.38±11.45

对照组

25

2.85±1.73

13.21±3.34

205.14±139.81

40.23±13.53

P

>0.05

<0.05

<0.05

<0.05

1

3讨论

“加速康复手术”的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被丹麦医师们提出来的,它的思想被应用到了病人进行手术的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中,它的特点是将多个学科的结合和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降低病人手术中的刺激,降低手术的风险,减少甚至阻止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病人的康复,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缓解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病人的精神压力,让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

减轻生理应激和功能支持是实现胃肠道手术快速恢复的关键。具体而言,如下

3.1术前教育

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性医学”模型中,人们日益关注病人的心理支持。在进行大手术之前,大部分的病人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不但会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还会影响到手术和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术前详细的告知和说明病人的情况,有助于手术后的恢复和缓解痛苦,特别是对于有拒绝心理和焦虑心理的病人。

3.2术前肠道准备

根据过去的经验,在胃肠道外科,特别是大肠外科,必须做好肠粘膜预备,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手术中,做好肠粘膜预备,可以保持肠腔的真空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小肠壁中的菌群及毒性,有利于手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并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几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清理肠道的方式主要有口服洗肠液和机械洗肠,但是这些方式会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以及水、盐等因素,从而加重了围术期的营养支持负担。部分学者更是发现:在手术中,肠内预备可引起肠内菌群移位,并可引起腹膜炎、吻合口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这一新型的快速康复技术提出,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不需要对患者的肠管进行严密的准备。

3.3术前禁食及禁饮

为防止麻醉时及术中出现误吸,从12小时起就应严格遵守消化道择期手术的标准。但最新的调查显示,这种测量方法还不够科学。多个国家麻醉协会一致推荐,在手术前2 h内禁食液体,在手术前6 h内禁食固体,并不会显著地提高误吸的发生率。此外,在手术中,过早地禁食,容易造成低血糖及术中血压波动幅度过大。有学者指出,术前给予800 mL富碳水化合物饮料(12.6%),术前给予400 mL,可缓解饥饿、饥饿、焦虑等症状,显著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

结论:综上所述,“加速康复”的概念在胃肠道手术中的运用,对胃肠道手术的围术期疗效明显,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政,袁方,张振,等.超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践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 指导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123-124.

[2]赵战强,王龙鑫,谭宏涛,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