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机管理意识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基于危机管理意识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吕华有

瑞丽市粤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瑞丽市678600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施工队伍进行意识渗透,排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立危险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作用。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危机管理意识,阐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探讨了基于危机管理意识的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危机管理意识;应用

前言建筑施工是一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特殊工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有效缩减建筑成本,除了要增强建筑施工自我管理的意识,还要预测危机问题的出现并及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控。如果在建筑施工中没有必要的危机管理意识,那将会对施工的费用、进程以及质量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危机管理意识合理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危机管理意识概述

危机管理就是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危机检测及预警、决策等重要手段,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预测,并提出预防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化解因危机而对工程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将危机向生机转化的一个管理流程。危机管理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1危机预防,找出建筑施工中潜在的一些危机因素;(2进行危机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在危机形成的初级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危害或拒绝形成危机;(3采取有效性举措,以尽最大的可能来降低危机会造成的一些危害。对危机进行及时处理,保障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树立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前提。

2建筑施工管理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自身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条件不够成熟,所以导致发生各类施工风险问题。若施工单位不能及时地发现这些风险问题,将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因素一旦发展下去,会对建筑工程造成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危机管理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安全施工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分析、提前预知以及解决,确保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因风险因素导致的工程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整套的完善体系,则施工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危机管理意识在工程管理中可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进行,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除掉不利于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3基于危机管理意识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3.1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首先,建筑企业作为施工单位的主体,必须要发挥好率先示范作用,在思想意识层面要加大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施工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提高员工安全施工管理意识。建筑单位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危险管理教育宣传、安全施工技能等等,要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危险管理,提高专业技能;

最后,企业管理人员也要提高危险管理意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批评和纠正,要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施工的自觉性。

3.2提高施工团队专业素质,保证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专业素质较强的团队往往都能具备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才能在工程中及时发现并提出工作漏洞,并给出专业性的整改建议,确保工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可以将专业知识设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这样就可以招收一些专业素质较强并且能够发现安全问题的人,也能为团队中其他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人提供帮助与便利,从而促进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为防止出现个别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和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足够了解的情况,管理者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在全厂各个范围内开展质量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由专人负责培训内容,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考核,督促工人们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术,提升其专业素质。

3.3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督

为了降低施工现场发生事故的概率,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期间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一方面,企业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以及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与分析,以免其中存在着潜在危险因素,并且定期排查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来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以往对危机处理与防范的实践经验,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防范机制,为避免因潜在风险而导致人员伤亡或损失,企业应积极地分析和处理,并且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之后,将发生危机可能性较大的位置着重标注出来,合理规划危机发生时必要的人员逃生渠道,以便应对不可控事件的发生

3.4建立健全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能够很好地帮助施工团队树立与强化建筑施工危机管理意识,有效防范危机的出现。危机预防机制的制定,可以通过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建筑公司先进的危机管理措施与管理经验,将

企业危机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与升级,直至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达到可以建立健全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的水平,此外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还可结合以往危机管理的工作经验,参考施工团队意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且最为科学系统的危机预防机制,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危机预防机制功效,更好的应对危机风险因素,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5建立危机管理机

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组织,是建设部门保障组织安全、树立危机管理意识以应对危机事件的必要工具。好的危机管理组织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组织或跨部门的管理团队,这两种形式都需要明确的领导者和具有明确权力的成员以及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当然,特定的运营过程需要灵活地确定特定的组织结构,这取决于建设单位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危机的频率和性质,其中,建筑工程经理和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危机管理组织的决策者或指挥中心。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及相关实施工作,主要负责具体建设及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同时,施工单位还要与业主组成公共和后备部门,避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项目管理工程师和相关行业的专家通力合作,形成了完整的施工管理咨询体系。

3.6完善信息收集和监控

社会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建设项目的各种不稳定并构成特定的危机,因此,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监控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重视项目各个环节的沟通交流,收集各领域建筑产品综合实时评估,科学归类,准确识别和分析,及时了解和发现市场随时间变化趋势,准确预测触发危机的主要原因。如遇情况特殊,可启动危机预警机制,同时,需要对所在行业的所有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梳理,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行业其他项目发生的危机,做好危机的预防,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应对危机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它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更会对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将危机管理意识真正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可通过增强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施工团队专业素质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实时监督构建危机预警机制等有效手段,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机处理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强.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运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4):12-13.

[2]陶炯帆.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9):181-182.

[3]潘雪芬.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06):136-137.

[4]周方游.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1):147-148.

[5]陶炯帆.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9):181-182.

[6]余双全.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