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中逆境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设施栽培中逆境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研究

林秀芳

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人民政府 251200

摘要:在我国,设施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设施栽培对栽培反季型蔬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设施农业技术特点和园艺作物自身特点,探讨了环境胁迫对园艺作物生长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设施栽培;逆境;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病害;影响

引言:在园艺植物的培育中,在采用设施栽培技术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然会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园艺植物的病害和死亡。在实际工作中,园艺作物的种类很多,而且,在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地区自然环境、土壤、人文环境、专业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关注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这都会对设施栽培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园艺植物的特点,探讨了逆境对园艺植物生长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一、园艺作物设施栽培现状

(一)园艺作物及其设施栽培技术概述

设施栽培技术指的是,在不适宜于园艺作物露地栽培的季节或区域,通过像温室技术这样的设施技术,人工创造出一个与作物生长相适应的环境,并以人们对作物的需要为依据,有系统地栽培安全,优质的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如美丽好看的花卉)等园艺作物的一种环境调控农业技术。园艺作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且规模较小的作物,它的种类主要包括了果树、蔬菜、各种观赏植物、香水原料作物及草药作物等,它可以被划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可食用的园艺作物、可供观赏的作物和可培养的幼苗。

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科技含量也随之提高。攻胞法已成为园艺植物育种的一种主要方法,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施栽培技术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还让我国的食物结构得到了充实。观赏植物的栽培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环境进行了改善,也让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对幼苗的栽培,更是让人们对园艺作物栽培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对自然环境的恢复也有了帮助。但是自从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大工厂的兴起,把人们带入了大规模、集约化、流水线化的生产模式。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例如,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污染还导致了土壤的退化。虽然土壤中含有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的养分,某些微生物也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污染的加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在持续增加,设施栽培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二)设施栽培园艺作物技术研究现状

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具体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温室、大棚等设施的结构和性能展开研究,对适合于作物生长的、具备优良性能的温室大棚进行研究,包括保温、隔热、降温、节能采光等的温室大棚,逐渐构建出设备先进完善、结构科学合理、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对设施栽培技术进行持续提升。二是开展设施栽培的园艺植物的调查,主要包括蔬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三是在此基础上,开展设施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盐碱化机理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碱化等制约作物生长发育和病害发生的主要因子,从而推动我国设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设施栽培中逆境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

(一)设施栽培模拟作物生长环境对作物的影响

1.光照影响

设施栽培以温室为主,其建设时间多在不适宜于露地栽培的季节、地区,以玻璃、塑料为主。德州位于山东北部,处于华北平原和鲁西北山区交接处;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但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园艺植物生长后期光照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发明的植物生长灯来替代植物生长阶段所需的自然光,植物生长灯能够发射出与自然光类似的光谱,这种光谱刚好为植物生长所需,这样光照不足的问题也就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具体应用当中,因为植物生长灯散发出的光会影响到周边民众的正常生活,以至于引发了社会问题,导致很多群众出现不满情绪,因而一部分植物生长灯也只能在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应用,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普及[1]

  1. 水分园艺

水分是影响园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因为区域内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时出现,春秋两季时间比较短,夏冬时间比较长,夏天高温多雨,秋天天气晴朗,冬天经常会出现寒潮,这对蔬菜大部分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好处。但是,每一种栽培蔬菜的生长习性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对水分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对园艺蔬菜的生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来调整改善土壤的湿度。

蔬菜作物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各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然而此次研究区域夏热冬冷,在此区域开展园艺作物的设施栽培时,气温偏高或偏低均会对其生长和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设施栽培中,日光温室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既可以有效地减轻冬天的寒冷又可以预防夏天的炎热对蔬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2]

(二)土壤生物环境变化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

  1. 连作障碍引起的自毒危害

在设施农业中,环境因素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不大,但由于栽培面积较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设施栽培蔬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温室,用来培养蔬菜,这些温室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在这个寿命周期之内,都可以被利用。但是,栽培户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又将周期外的温室利用起来,所以他们经常会继续栽培一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蔬菜作物。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蔬菜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和代谢产物在温室内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从而导致了自毒问题的出现,从而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 土壤有害微生物、传染性病虫害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微生物病虫长时间地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不适合它们生存的微生物、病虫会慢慢地死去,残留下来的微生物、病虫的抗药性也会大幅度地增强,原本对这些微生物起作用的药剂也会失去作用,同时,病虫害对蔬菜作物造成的危害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土壤盐渍化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1.造成蔬菜作物生理性干旱

目前,我区已经发现了严重的次生盐碱地。本区的东北部较明显,东南部较轻,并已在不同地块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盐碱地较为严重。随着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增加,蔬菜根系对盐分的渗透性会降低,从而导致蔬菜对水肥的吸收能力减弱,因而导致蔬菜发生生理性干旱,造成营养损失,导致蔬菜质量下降。

2.破坏蔬菜作物生理代谢功能

土壤盐渍化不但会引起蔬菜作物的生理性干旱,而且还会影响蔬菜体内养分的动态平衡,使其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受到干扰。随着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增加,蔬菜根系对盐分的渗透能力也随之下降。蔬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同时,可溶于水的盐分颗粒也会进入蔬菜,进而影响蔬菜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其细胞膜上的酶类活性,进而干扰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蔬菜的根系发育障碍、叶片受损和植株死亡。

结语:

在我国,设施栽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栽培方法,利用该方法栽培的栽培业可以栽培反季型蔬菜,满足人民的膳食需要;为适应现代城市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在设施栽培的时候,刚开始植物还能茁壮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生长就会变得迟缓,甚至会有病虫害。针对目前我国园艺蔬菜作物在设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从园艺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和病害防治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单春生. 设施栽培中逆境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J]. 现代农机,2021(5):113-114.

[2] 谷家茂, 王晨扬, 王峰,等. CAMTA/SR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其逆境响应中的作用[J]. 园艺学报, 2021, 4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