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疼痛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评价

李灵云

邢台市第九医院医院  河北   邢台  055250

【摘要】目的:骨折患者于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90例病患,均为骨折患者,收取起止时间为2020年2月和2023年2月,均接受手术治疗,纳入研究随后规范性分组,予以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展开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干预)。统计组间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疼痛程度缓解效果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于护理评价两组VAS评分,护理前组间差异较小,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评分值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骨折患者于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骨折;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干预;VAS评分

在骨科临床中,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有创性操作会让患者于术后发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因此,于患者术后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从心理、生理、认知等方面开展干预,对于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价值,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开展康复训练[1-2]。基于此,本文特收录90例患者为样本,分组对照探究,骨折患者于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录90例病患,均为骨折患者,收取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和2023年2月,均接受手术治疗,纳入研究随后规范性分组,予以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展开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0-69岁,均值(49.84±6.33)岁;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0-70岁,均值(50.18±6.50)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术后康复指导。

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开展疼痛护理,首先每周需要由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至少5次的谈话,而每次的谈话都需要从不同的侧重点切入,第1次谈话需教会患者会指疼痛曲线,让患者充分意识到影响骨折手术的相关因素;第2次谈话则需正式开始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根本原因,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第3次谈话则需指导患者学会日常正确的锻炼方法;第4次谈话是心理疏导,通过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安抚其负面情绪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第5次谈话内容主要为答疑解惑,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明确是否还需要继续开展谈话内容。对于疼痛异常患者,首先需进行心理安抚,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患者喜欢的电视剧或音乐来转移其注意力,若患者疼痛尤为剧烈,可与遵医嘱基础上给予患者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当患者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后,可指导患者开展锻炼。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完全缓解是指患者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部分缓解是指患者的疼痛程度有较为明显的缓解,且可以正常地生活,生活质量和睡眠状况不受影响;未缓解是指患者的疼痛程度未见减轻,或还有加剧的趋势。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3]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

疼痛程度缓解效果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未缓解

缓解率

对照组

45

20(44.44%)

16(35.56%)

9(20.00%)

36(80.00%)

观察组

45

28(62.22%)

15(33.33%)

2(4.44%)

43(95.56%)

t

--

--

--

--

5.0748

P

--

--

--

--

0.0243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

于护理评价两组VAS评分,护理前组间差异较小,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评分值以观察组更低,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对照组

45

5.77±1.38

3.48±1.15

8.5516

0.0000

观察组

45

5.80±1.42

2.30±1.04

13.3393

0.0000

t

--

0.1016

5.1052

--

--

P

--

0.9193

0.0000

--

--

3、讨论

疼痛护理须于术后保持患者切口部位的干燥程度和清洁程度,及时擦汗防止汗液刺激提升患者疼痛感;嘱咐患者切勿用手去触碰切口,以免造成感染,可应用涂抹式药膏等方式来缓解其痛痒程度[4]。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详细记录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情绪进行观察,结合患者主诉及评价量表结果,给予患者分层次镇痛护理。轻度疼痛患者可给予其播放音乐,或通过与患者聊天的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若患者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则可以于遵医嘱基础上给予其热敷、按摩以及疼痛药物进行干预

[5]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疼痛程度缓解效果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于护理评价两组VAS评分,护理前组间差异较小,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评分值以观察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于其术后护理工作中开展疼痛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申冬冬.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356-357.

[2]王丹.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1,27(07):184-186.

[3]刘丹映.疼痛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7):3951-3952.

[4]杜春.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23-224.

[5]洪菊.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