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摘要】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其自身抗体的出现,使得其输血前的相容性检测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血型鉴别,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同种抗体,将会造成输血延迟,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准确把握AIHA病人输血兼容性试验的处置策略,对保证病人输血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AIHA自身抗体产生、各种抗体的处理方法、以及这类病人的输血策略进行了综述,目的是帮助输血科工作人员排除AIHA病人自身抗体的影响,帮助他们进行输血。

【关键词】温自身抗体;贫血;溶血性;自身免疫性

引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为机体对自身红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中,自身抗体分为三种,一种是温抗,另一种是冷抗体以及温冷混合三种类型,本文着重介绍了其中的温抗体。因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易导致相容困难,且易被同种抗体所覆盖,因此,在输血之前,准确识别其血清学特性,是确保输血效果的关键。

一、自身抗体的产生

1.抗原的变异:当一些病毒、药物、化学毒物,或者一些辐射,对造血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系造血细胞,造成了一些基因的变化,从而使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发生了变化,从而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抗体,可以对这些变化的抗原进行识别。2.抗体产生异常:一些病理性因素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或者是由于淋巴细胞系统的肿瘤,使得免疫器官丧失了对自己的红细胞抗原的认知力,从而导致了自身抗体的出现。

3.交叉免疫:一些病原菌在进入体内时,由于其自身的抗原成分和人的血液中的成分类似,会引起体内的一些病原菌的出现,从而引起体内的交叉抗体。这种抗体除了对病原菌外,还会对人的血细胞产生抗体作用。

二、各种抗体的处理

1.温自身抗体的处理

是一种在37℃的环境下可以与自身的红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即在身体的温度条件下,抗体也可以与自己的红细胞起作用。所以,人体内存在温自身抗体时,通常会出现溶血、贫血等症状。温自身抗体以IgG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是IgM或者IgA类型,35-40℃是其与红细胞的最佳反应温度。经常会与某些免疫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等情况发生。

2.冷自身抗体

理论上讲,只要是在37℃以下的温度下,都不会与自身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就称为可以在37℃以下的温度下发生反应的抗体。这种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偶尔也会出现IgA,大部分都是完全抗体,可以在盐水介质中与自身红细胞产生作用,可以继发于各种感染,比如腮腺炎、水痘等,也可以继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疾病,比如淋巴瘤等。冷凝集素综合征或者是阵发性的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都有可能是因为冷自身抗体所致[1]

3.药物自身抗体的处理

因为病人在服用了大量的药物之后,血液中的药物会与特定的红细胞膜结合,形成新的抗原。在没有药物刺激的条件下,血液中产生的由药物引起的自身抗体,可以与自己或同源的红细胞产生相互作用,这种抗体的血清学性质与药物无关。抗体以IgG为主,也有可能是IgM或补体。通常情况下,凝集效价(微柱凝胶法)不会大于++,而且会对抗体筛选试验造成影响。停用药物后,抗体会慢慢地消失,一般停药后,抗人球蛋白试验会在半年或1年内变为阴性。

三、AIHA患者的输血策略

1.成分血的选择

当前,在AIHA病人中,在输血过程中,红细胞的选取仍然缺少可靠的证据。对AIHA病人进行血液标本的筛选,首先要对血液标本进行排除,若血液标本中无法发现,再从血液标本中随机选取ABO、RhD两种不同类型的红细胞进行输注。若有明显的同类型抗体,输入的红血球不能含有相应的抗原;当自身抗体是一种对某一种抗原具有特异性,而病人又出现了溶血性时,就应该选用没有这种抗原的红细胞进行输血。有证据表明,与病人自己的红血球相比,缺少特定的抗原的红血球具有较长的生存期;当其同时具备广谱(可对任何一种细胞)和较强的专一性(如对含e型抗原的红血球)时,是否将无相应抗原的红血球进行输注仍存在争论。当没有发生进行性溶血或没有出现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迹象时,并不需要考虑患者自身抗体的特异性,但可以选择抗原阴性的成分血进行输注,这样就可以较好地避免自身抗体作用于输入的红细胞,而不必对患者潜在的同种抗体进行检测[8]。因为血液中有自身抗体,所以输入的血液与人体内的血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有些医院并不采用吸收的血液作血液的配对;但是,若所送出的组分血与所吸收的血清一致,则能在某种程度上确保所选的组分血是正确的,并能避免其他抗体(如抗-Wra)引起的不一致。

2.基因型配合输注

AIHA病人因其自身抗体,采用传统的血清学方法难以实现。WAIHA病人中出现同种免疫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溶血患者,有报道在12%-40%的温抗型AIHA病人中出现同系抗体;但“最小不相容”输血和稀释等技术都不能完全避免同种血清的感染,最有效且可靠的手段是采用自体或异基因吸附技术,但该技术操作费时、成本高、难度大,且往往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安全、高效的组分血液输送给病人。对于需要长时间输血的病人,与基因型相适应的输入已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

[2];该技术基于DNA技术,可获得病人全血型(Rh,Duffy,Kidd,MNS)的全血型,并可根据病人的血型特征,筛选出符合病人血型特征的病人,并将其输入病人体内,可有效降低病人体内的抗体水平。虽然血清检测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分子免疫血液学技术,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输血支持,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自身抗体是病人异常免疫的产物,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而不适当的输血又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地理解并应对自身抗体对输血相容性以及对输血问题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对输血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敬业精神的巨大挑战,也是衡量输血医疗机构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凤霞,黄蓉,王勇军,等.自身抗体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处理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8):803-808.

[2]谭刘欣,孙巍.抗-CD47单克隆抗体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23,36(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