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与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与价值研究

陈玲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采取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相关手术时间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4.76%,与对照组的19.05%对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具备明显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护理效果

结直肠癌,为肿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两大类,发病和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以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通常只有消化不良及大便潜血等症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腹腔镜的辅助条件下,手术视野更加清楚,可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性切除,但为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则需在给予手术积极医治的条件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评价,主要研究成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结直肠癌患者,一共84例,纳入时间在2021年2月-2022年1月,然后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8例、14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6岁、74岁,平均(62.45±1.21)岁。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7例、15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5岁、75岁,平均(62.46±1.20)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代表后面护理干预后的数据存在对比性。入选及排除标准如下:

(1)入选标准:其一,均符合“结直肠癌”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其二,满足相关手术指征条件;其三,均在患者及家属/监护人知情的条件下签署相关护理同意书。

(2)排除标准:其一,相关手术禁忌症者;其二,严重精神障碍者;其三,临床资料不全及不配合此次实验者。

1.2方法

此次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患者手术护理过程,主要由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及生命体征监测干预等。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

(1)术前准备干预。护理工作人员需以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等为依据,准备好手术所需腹腔镜、手术刀等器械及相关药品,保证后续手术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术前需做好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负性心理症状,护理人员需及时疏导,可通过鼓励疗法的应用,通过讲述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疾病的信心。

(2)术中干预。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在手术台维持截石位,施于麻醉之后,采取约束带将患者双脚固定,松紧需适度,进而执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流程。在手术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做好术者的密切配合,对无菌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执行,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中心静脉压、循环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等,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及时对症干预,确保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此外,注意患者术中保暖,相关液体需加温处理,保护好患者个人隐私等。手术完成后,还需检查、清点手术器械工具等。

(3)术后干预。术后对患者腹部血液进行清洗处理,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及引流干预。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将患者由手术室送至病房,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有异常需及时对症处理。指导患者术后按医嘱用药,注意睡眠休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术后还需对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注意手术切口部位卫生防护等,达到预防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对比。

(2)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总发生率。

1.4统计数据分析

选择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其中计量数据(X+S)使用t值检测;计数数据(%)使用卡方值χ2检测;若P<0.05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在相关手术时间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X+S)

组别

平均手术时间(min)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n=42)

168.29±24.88

30.12±2.04

13.46±1.20

观察组

(n=42)

132.18±24.32

21.65±2.11

9.32±1.13

t

5.258

18.703

16.278

P

<0.05

<0.05

<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4.76%,显著要比对照组的19.05%低(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2:

表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吻合口瘘

肠梗阻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42

3(7.14)

3(7.14)

2(4.76)

19.05

观察组

42

1(2.38)

1(2.38)

0(0.00)

4.76

χ2

4.086

P

<0.05

3.讨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腹腔镜支持下,手术野清洗,创口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此同时,为使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改善,还有必要在采取手术方法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提到的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涉及:围绕手术准备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展开,包括术前器械、药品的准备、负性心理疏导等,术中无菌操作、生命体征监测干预、保暖干预等,术后用药指导干预、感染预防干预等。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全面,针对性强,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优势更加突出。此外,国内有学者表示:在临床中,针对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进一步给予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可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以及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有助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提升;说明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借鉴及应用;本次研究成果与之高度相似[3-4]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研究中,将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时间均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实施效果理想[5]。此外,本人认为还需注重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护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护理期间充分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程度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措施作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霞.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与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33.

[2]高洁茹.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及满意度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32):218-219.

[3]陈维红.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164-166.

[4]李迎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与体会[J].健康之友,2020(20):240.

[5]孟国芳.手术室护理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J].自我保健,2021(1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