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3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寿永民

诸暨市康宇弹簧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领域的快速融合,数字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日益起到关键作用。2020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和广度,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目标。本文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分析

引言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主要经济形态,进入21世纪后,数字经济更是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将其提升到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地位。对中国而言,以知识和信息为生产要素、以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发展动力的数字经济也正在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和重塑经济活动和发展前景。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并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既需要国家做出长远的战略判断和准备,也需要企业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在构建新型数字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引擎,政府与企业一样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企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的宏观引擎如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个微观引擎形成互动尤为重要。

1研究背景

2019年,G20国家的数字经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数字经济规模最高,以13.1万亿美元居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德国第三名、日本第四名和英国第五名。在数据信息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在国际中争夺话语权的有力手段。如今我国面临初生儿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传统劳动力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程度逐渐收缩。1998年4月,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了数字经济概念,《新兴的数字经济》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迅速引起各国的重视。近几年,许多国家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更是频繁地引入数字经济等相关议题。由于国情不同,我国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相对美国起步较晚,直至2010年之后,数字经济研究范围才有所扩大。数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经济的生产、消费和分配模式,给人们提供了更高效的经济运作模式。

2变量选取与定义

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分别使用LP法和OP法对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其中产出使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表示,劳动力投入使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来表示,资本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净值来表示,代理变量方面参考鲁晓东和连玉君2012年的做法,LP法中的中间品投入和OP法中的当期投资均使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来表示。数字经济(DIGEC)。本文选用中国信通院在2015-2020年测算的数字经济指标的自然对数作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中国信通院在测算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时,先根据数字经济的概念将其划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接着采用增加值测度法分别对这两部分的增加值进行测算。

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结合现有文献来看,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毋庸置疑,但目前文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关注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是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从微观方面看,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长尾效应并存的经济环境的形成,完善匹配机制与价格机制,从而提高经济的整体均衡水平;从宏观方面看,数字经济通过投入新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资源以及创造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在刺激大众创业意愿、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改善经济结构与福利水平、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从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多数文献都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从推进技术创新、改善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渠道予以验证。数字经济涉及到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革新,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既有文献对数字经济与经济结构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早期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普惠金融与共享金融的发展,在优化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很大作用。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对新旧产业进行改造,促进新旧产业融合发展,逐步调整了现存的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影响产业结构变动,也带动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产业、行业、技能三个角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就业结构向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

4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可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激发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可以降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当企业所在地有较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各种信息配套措施也相对完善,降低了企业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因此,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也能从降低成本的角度促使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3)城市较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拓展企业信息化发展空间,有助于挖掘企业潜在的客户需求,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能够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不断提升企业本身数字化水平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5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起着积极作用

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部影响主要体现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数字经济利用数字化技术使企业的传统组织形式向低成本管理的方向转变,实现企业内部的智慧管理。智慧管理使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为网状组织,加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解除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优化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管理的高效化。各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数据资源和工作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更加透明化,这会使得企业基于自身发展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越高,企业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就越快,成本就越低。同时在生产中协同效率会得到增强,提升企业的生产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内部的知识不断交流,增强了企业人力资本的知识累积程度,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6数字经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6.1建议

第一,为了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加大对数据资源的管理力度,提高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加速数字技术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数据安全和管理的各类法律法规,健全数据流通平台和存储机制,这有利于规范各个行业对数据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加快数字技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转化和利用,使各个行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并促进了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分配,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应的服务,协助搭建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数字化生态体系。第二,要解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加速生产性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并不断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总量虽然庞大,但在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核心数字技术方面有所欠缺,主要的原因是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我国在这两方面属于“拿来主义”,仅会应用而不了解如何研发,比如在AI基础技术及工具的研发方面,我国相较于美国而言还是有很大差距。此外,虽然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日益娴熟,但其中数字产业化部门的增加值仍有所不足,遑论基础本就薄弱的农业。

6.2提高对数字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与互联网前沿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例如软件、通信技术、数字显示等,这些前沿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建设与完善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发展与互联网结合的前沿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加快互联网建设的步伐,扩大光纤覆盖面积,使全体人民都可以共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若提高此方面的认知能力,未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促进其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良性协同发展,提高未来我国在各个领域上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6.3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领数字经济新格局

一方面,需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数字经济强劲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合作交流,大力输出我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交流、完善信息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我国成功的数字经济商业模式、理论方法、实践经验推广至更多的城市及国家,一起联手共同进步,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创明天、引领未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实现中国经济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熵值法测度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相结合,全面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不仅为数字经济测度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指标体系和数据支撑,而且也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与实体经济高效融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本文也在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数字经济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帆,施震凯,武戈.数字经济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22(06):12-20+29.

[2]余德明.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2.

[3]周莎莎.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中国外资,2022(10):49-51.

[4]李宇琪.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2.

[5]彭乐骅.数字金融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

[6]段军山,高雯玉.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22(05):51-62.

[7]胡林.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2.

[8]赵航,武云亮.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22,11(03):64-71.

[9]蔡玲,汪萍.数字经济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J].统计与决策,2022,38(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