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的将乐南词音乐启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基于儿童的将乐南词音乐启蒙

廖小琴

将乐县实验幼儿园

摘要:乐南词作为地方本土文化,体现着浓厚的乡土韵味。我们尝试在幼儿园开展南词启蒙,探索南词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的特点及浓厚情趣,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关键词:基于儿童  将乐南词  启蒙

将乐南词是一种在将乐流传的乐曲。因其体现浓厚的乡土韵味及将乐的方言魅力而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地方风格鲜明,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信息。一些南词富有音韵美,容易传唱,深受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开展南词活动能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并传承家乡文化,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幼儿园将乐南词启蒙现状

前几年我园进行过本土音乐的实践研究,开展过一些将乐的童谣食闹音乐南词小调等将乐本土的音乐文化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有疑问。

实践中发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传唱素材非常有限。与此同时,虽然教师认同本土文化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但在实际课程中对于本土音乐的开展策略却缺乏有效经验,活动组织策略单一,不乏灌输式开展活动,未遵循幼儿主体性原则。部分老师不是将乐本地人,对将乐本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老师听不懂将乐方言,就算是将乐人,不同乡镇的老师在将乐文化的了解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本土音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我们对全园513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完全听不懂将乐话的幼儿占百分之25,仅有百分之24的幼儿听得懂一些将乐话,百分之60.6的家长认可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南词启蒙。

多数幼儿是通过视频,社区表演等途径接触到将乐南词的。在引导幼儿接触南词方面,家长的意识较为薄弱,幼儿缺少接触南词的机会与环境。

二、基于儿童的将乐南词音乐启蒙实践

笔者依据幼儿园将乐本土音乐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我们开展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将乐南词音乐启蒙实践研究。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在游戏化的教学中提高趣味性,借助不同方式与平台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坚持儿童视域,努力使将乐南词与幼儿生活及课程自然融合,从而焕发童心童趣。

1.选取适宜的将乐南词素材,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需要在反复地倾听中感受与理解南词。因而,教师所选的南词内容要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所表现的事物要简单且容易理解。如南词《龙灯歌》:

       舞龙灯舞龙灯,

龙灯到得早,新年问个好;

龙灯进灶前,拜年又拜年;

龙灯进厝间,添丁又添丁;

龙灯进隔许(隔厅)保护你养大肥匮();

这是一首在将乐民间流传甚广的南词。舞龙灯是将乐的传统民俗,每逢过年,龙灯队伍都流窜在将乐的大街小巷,人们借着龙灯的喜庆氛围祈求新年的平安吉祥,添丁纳福。关于舞龙灯,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对左摇右摆的龙珠,游走飞动的龙灯颇有兴趣。于是时常富有节奏地念叨着舞龙灯,舞龙灯。并且用动作把龙灯舞动时的样子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又如南词小调《贺新春》:又是一年春来到春风送暖入山城八方宾朋喜相聚,情义融融话新年……曲中表现了将乐人民欢喜、红火迎新年的热闹景象。每逢新春开学,幼儿对刚刚过完的新年意犹未尽,话题里皆是新年的热闹。在氛围浓厚的节日里学习此曲南词小调,会激发幼儿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能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庆祝新年的方式。

当然,并非所有本土文化都值得学习与传承,将乐南词中也或许会有一些内容与幼儿认知特点不符,做为教师要尽力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南词并掘取将乐南词中的精神美、韵律美、节奏美,使幼儿在南词作品中感受与欣赏美,从而表达与创造美,传承具有浓厚韵味的乡土文化。

2.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支持幼儿学习

1)借助多样化方式

将乐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1]因此,学习南词,要对将乐方言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方言经验,绘画出自己会说的将乐方言卡片。再将这些卡片投放到语言区中,幼儿在与同伴玩听说游戏中,进一步丰富将乐方言的经验。

    在户外活动中,我们还将南词与体育游戏跳竹竿相结合,引导幼儿在又唱又跳的氛围中感受与体验南词。如,《吉祥歌》是一首节奏欢快的南词小调,诉说着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表达着人们节日里最美好的祝福。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竹竿的一开一合与《吉祥歌》的节奏极吻合。幼儿在欢快地南词氛围中有节奏地跳竹竿,体验与南词、竹竿及同伴互动的乐趣

接着,集中活动中我们尝试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吉祥歌》,并尝试设计跳竹竿的节奏及摆放方式。在自主设计中,幼儿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节奏型,x x/xx x/ x x/x x,可以单脚跳,也可以双脚跳;也设计了多种摆放方式,从木字型到井字型再到米字型。幼儿在与同伴一起跳竹竿的过程中感受这首喜庆的南词小调,积极地与音乐进行互动。不久以后我们欣喜地发现幼儿已经能哼唱《吉祥歌》了,并且大部分歌词都能准确地唱出。

     对于听不清歌词或者有一定难度的部分,幼儿会主动请教老师。足以看出,跳竹竿游戏为幼儿学习歌唱南词《吉祥歌》搭建了有效的支架,在有节奏地跳动与反复倾听音乐中幼儿熟悉了旋律,掌握了歌词。

2)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

笔者认为,幼儿应该在浸润式的滋养中进行对南词的感知与体验,因而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幼儿的感知更加多元化。如,在大班开的家乡的美食主题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家乡的各种美食,了解了每一种美食的由来与典故,从了解将乐的美食名称的过程中对将乐的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下,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特点,教师将《擂茶迎客》引入,引导幼儿了解擂茶文化幼儿从最基础的将乐方言开始了解将乐擂茶与人们的待客之道,尝试讲将乐话,唱将乐南词。开展班级主题课程的过程中,幼儿还衍生出了擂茶坊的角色游戏,师幼共同创设了擂茶坊的游戏,在擂茶坊制作美食,唱《擂茶迎客》,用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大胆表现自己的热情好客。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向同伴及家长展示。

3)与南词传承人对话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南词,我园邀请爱好南词及乐于与幼儿互动的的家长入园,与幼儿进行现场交流,分享地道的南词,距离感受南词的魅力。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师幼讨论决定每周开展一次南词好时光活动,请南词爱好者进班与幼儿互动,通过聊天、表演与说唱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将乐南词独具特色的魅力。同时能够拓宽南词主题活动的思路,帮助幼儿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对家乡文化产生认感,萌发幼儿的热爱家乡之情。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幼儿感受美与体验美,还需要支持其表现美、创造美。所以,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提供不同的平台供幼儿展示,引导幼儿在将乐南词的学习与体验中创造性地表现。这对本土文化既是保护与传承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作为传承本土文化的教师,我们要积极学习,深入了解将乐南词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意义,建立幼儿学习的支架。道阻且长,但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让幼儿与将乐南词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参考文献

[1]伍荣生.将乐南词戏的形成和演变[J].中国戏剧,2012,665(10):80-82.

注: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课题童心本位视域下将乐南词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22090)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