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分析

管文举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100018

摘要:目的:对比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方法:对我院接诊的2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与8例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计算。结果: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基底细胞腺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MSCT各阶段的扫描结果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作为诊断依据。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MSCT征象

腮腺肿瘤是一种上皮性良性肿瘤疾病,种类相对较为复杂,各种类型不同的肿瘤均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学特征,明确的诊断结果可保障患者尽快获得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是高发腮腺肿瘤,发病率大约占60%-70%,而基底细胞腺瘤是相对较为少见的腮腺肿瘤,发病率大约占1%-3%[1]。因基底细胞腺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加之其临床特征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导致其临床准确率较低。多层螺旋CT(MSCT)是一种普及率较高的影像学技术,其能够实现对肿瘤信息的准确快速掌握。为此,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的MSCT征象,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24例,基底细胞腺瘤患者8例,患者均通过临床特征和病理组织诊断确诊。

1.2方法

运用64排CT扫描仪进行腮腺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从颅底到胸廓入口,参数设定为管电流智能控制,管电压设定为120kV,层距5mm,层厚5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1mm。增强扫描,经由肘静脉配合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注入,流速设定为3mL/s,剂量为1.5mL/kg,注射对比剂之后25s实施动脉期扫描,65-70s实施静脉期扫描。

1.3图像分析

由2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通过商讨确定。主要阅片内容包括肿瘤大小、位置、囊变、密度、钙化以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测定实质性区域平扫、动脉期与静脉期CT值。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MSCT征象对比,Hu)

组别

例数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腮腺多形性腺瘤

24

37.11±6.75

57.17±10.71

76.15±18.27

基底细胞腺瘤

8

41.84±5.48

88.68±29.10

103.87±26.41

t

-

1.789

4.568

3.318

P

-

<0.05

<0.05

<0.05

3讨论

基底细胞腺瘤运用MSCT实施检查中,增强扫描之后表现出与组织亚型的关联性特征,不同强度的模式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组织学亚型特点[2]。基底细胞腺瘤结合其生长模式可以范围管状、实性、模型以及小梁型四种不同的亚型,针对单个肿瘤中最常见的生长模式组合,其普遍以实行为主,最为典型的就是基底细胞腺瘤呈现出的内皮内衬血管结构组成小静脉和小毛细血管特点,而这种血管分布特点使得其在增强扫描中呈现流出型强化模式,管状或者小梁亚型由于黏液样变区血管本身分布相对较为稀疏,故而多为平台型与流入型[3]。故而基底细胞腺瘤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征象特征。根据本次结果来看,基底细胞腺瘤患者MS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P<0.05)。该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其认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本身呈现出形态多样化特点,包含有间充质粘蛋白、肌上皮细胞以及黏液软骨样细胞等组织病理学特点,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峰值、降值和峰值增强特征[4]

综上所述,腮腺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表现出不同的MSCT征象特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于冬洋,韩雷,单奔,等.基于CT增强的直方图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2,12(05):291-295.

[2]赖炳佳,陈新吟,蒋伟.磁共振T1加权增强直方图特征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2,27(04):347-350.

[3]孟晶,王亮,张硕,等.MSCT在腮腺Warthin瘤和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44(04):425-428.

[4]黄红艳,殷洁,张晓茹,等.MR信号强度值对区分腮腺多形性腺瘤及与沃辛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28(03):241-244.


   作者简介:作者信息:管文举,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04.10,民族:汉,籍贯:北京,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科室:放射科,研究方向:1 关于胰腺分裂影像诊断方面,或胰腺其他病种也可以。2 关于胆管细胞癌方面的核磁或CT.3.关于静脉脑梗塞核磁诊断方面的、或者膀胱相关占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