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2

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分析

卫晓钰

江苏省启东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摘要:我们常说的产学研合作,指的就是以科研院所为基础,企业、高校等通过其优势资源,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是目前重大科技任务创新的组织模式,能够使科研成果实现良好转化。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国家间、企业间、地区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盘活现有资源,就要对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多方经济利益。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

产学研合作需要不断深化,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产学研联合工程,国务院在2006年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实现产学研合作全面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是重大科技任务创新研究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占领科技高地的必胜法宝。

1. 重大科技任务的概念

所谓任务是指上级交付的工作,科技任务是以科技手段完成既定目标,根据重大科技任务所具备的战略性特点,一般以政府为委托方,以重大项目、专项计划等形式展示。重大专项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对资源与技术进行集成,在一定时间内对战略产品进行开发,所以和一般科技项目有一定区别。在我国,重大科技任务由政府主导,并具备科技创新形态特点,包括系统性、实效性、规模性和导向性等。

系统性: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十分复杂,而且需要多部门联动,各个领域专家需要进行协同努力、统一思路,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科技手段为社会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对策。

实效性:在落实重大科技任务时,要与各环节实际需求为主,并具备实践可行性,而且还要具备可靠性。所研究的科技成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规模性: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实施起来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具备一定项目风险,并依靠大量资金扶持,科技任务完成后具有深远影响,一般能够对某地区、某行业以及国家产生一定影响。

导向性: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不能只局限于目前发展,要有长远眼光落实计划,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目标,对任务进行分解并有效落实,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社会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

2.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分析

2.1 强化合作管理

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组成一个共同体,但在重大科技项目中主体并不仅仅为对方提供资源支持,而是以合作为前提,在组织层面慢慢创设并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分享技术、经验交流、优秀成果展示、为技术提供发展动力等等。不论是多模式还是单一模式的合作,都是产学研各方所明确的合作组织,例如培训场所、检测中心、实验室等等,这都能够为组织提供资源,并以资源为基础形成新组织,在新组织实际运行中,各项事务都由个体进行处理与协调,确保多方利益得到保护,为组织健康发展、实现自身长远目标提供保障。

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有产学研合作模式稳定性较差,而且联系不够紧密,很多产学研合作是以完成项目为根本,这样的合作模式是临时性的组织,在短期时间内这样的临时组织与真正产学研合作并不等同。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是在利益或目标上有共同追求,多方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并发挥各自优势,以制定的协议为基础,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对重大科技任务中存在的风险共同承担,以二权分立为原则形成合体。在这个组织中多方成员能够通力合作,根据承诺做好自身工作,不同个体间具备平等权利,但并没有对成员所承担的职责、履行的义务、行使的权利进行详细说明。没有对经济利益制定分配模式,要想使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更加安全、更加稳定,就要强化合作管理,实现规划管理,协调内部环境,创造更好的合作模式。

2.2 建立信任制度

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的基础就是信任与承诺,个体关于对方的信任度一般是以品牌诚信度、社会声誉、以往的工作质量为前提。通常来说,要想让不同个体之间对彼此产生信任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只有在不断磨合、不断进取中才能让彼此信任度得到提高。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一般是以个体间的情感关系为纽带实现合作,但只有通过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承担自身业务并积累相关活动,才能得到对方信任。这样的活动能够使信任一直持续,对重大科技任务产学研合作大有益处。很多来自企业或高校的研究人员会以合作、技术创新、咨询等方式在社会和政府中树立良好形象,让自己在某项学术领域具有权威性,能够为之后的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2.3 利益分配创新

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中要为相关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以不同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为纽带形成联动机制,并建立企业声誉机制,这样能够使产学研合作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在这个组织模式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无可比拟,政府不但能够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颁布于产学研合作、相关税收、财务、激励等政策,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还能鼓励中介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将市场协调功能发挥出来,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科学引导,让多方利益实现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在产学研合作组织中扮演第三方角色,能够实现利益分配,并形成激励约束,避免产学研合作网络进入壁垒。而且还具备其他主体所无法实现的信用保障功能,能够通过介入实现产学研合作管理,并对组织模式进行协调。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正在倡导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优势,并实现良好发展。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时间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仍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伊庆.产学研合作与科学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38-39.

[2]李德明.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7(34):183.

[3]吴悔兴.广东省中药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药业,2012(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