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增强企业青年凝聚力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1
/ 2

新形势下增强企业青年凝聚力的探索与实践

王晔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钢厂

摘要:企业青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仅是改革的未来享有者,更是改革攻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对山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山钢也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前线,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青年人思维活跃但容易迷茫和彷徨,理想远大但容易冲动和悲观,干劲十足但容易受挫和失落。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增强企业青年凝聚力,鼓励他们树立工作信心,坚定理想信念,扎根基层、立足岗位,正确认识改革、支持改革并推动改革,投身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是当前我们企业共青团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青年;凝聚力;归属感;典型带动

前言

以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立足青年需求,服务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作用,通过文化引领、正面教育、分类引导、把脉定向四步工作法,不断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创新共青团工作载体和模式,从说教式的理论学习转为案例式的情景体验,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信念、团结协作,加强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找到归属感,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主动开展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需找根源、发现不足,正视企业青年的优势和面临的现实问题

做好企业青年思想引领工作,首先要正确理解我们企业青年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明确定位,对症下药。

1. 青工概况。炼钢厂现有职工1967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278人,约占14.13%,本科及以上学历194人,占青工总数的70%,80后管理岗位15人,技术岗位17人,90%的青工拥有不同层级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

2. 青工优势。山钢青年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工作高效快捷,能够积极参加厂及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有很多已经走上了机关、科室、车间的重要岗位,成为基层骨干成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开展工作,部分青年也走上了管理岗位。一是能吃苦、有韧性,炼钢厂炉长、机长、班长80%以上由35周岁以下青年担任,绝多大数担任厂及公司重点创新项目和重要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无论是加班加点还是深入研究,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二是讲原则、顾大局,青年员工大都能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团结协作,展示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学习快、能创新,青工大都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更高层级的学历证书,自身文化素质较高,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渴望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

3. 青工不足和面临的问题。一是青年抗压能力不强。职工整体年龄层级偏高,岗位、薪酬等青年关注的重点问题随改革浪潮逐步完善,决定了青年职工将承担更多的责任、面临更多的问题,同时青年职工大都是而立之年,面对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遇到挫折和困难极易一蹶不振。二是青年极易情绪化。青年职工工作时间不长,经历不多,做事缺乏经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倾向于理想化,在复杂事务的处理上往往束手无策,受公司一系列改革深入推进的影响,易出现思想不稳、情绪低落、心态消极、心理不平等现象。三是青年自我认识不足。当今社会形势使部分青年产生落差感,认为当工人没本事,不安于本职工作;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认为自身学历高,就该有个好职位;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认识渴望成功获得成功之间的关系。四是部分青年缺乏长期职业规划。部分青工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无法满足岗位要求,入职新鲜感过后激情无法保持,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

(二)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加强企业青年的凝聚力

1. 文化引领,突出导向性,高举团旗跟党走

旗帜是方向,文化是灵魂。青年一代朝气蓬勃,但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因此,正确引导青年迈对脚、走好路、跟紧队伍,是提升企业青年凝聚力的首要任务;想了解一家企业,最先应该感受、了解、学习就是这家企业的文化,只有真正实现了身入和心入,才能真正融入这家企业。因此,团组织必须加强团干部和青年的文化、理论学习,帮助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通过讲企业史、企业故事、企业精神,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让青年职工自觉地融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并积极践行企业文化。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利用青课堂”“青倾诉等等灵活多变的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作用。

2. 正面教育,突出示范性,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把教育引导青年作为重要职责,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以优秀的品格鼓舞青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分析企业动态,加强对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引导。围绕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朗诵、辩论赛、大讨论、文体公益等主题系列活动,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传承激发工作热情。及时、准确的将公司及厂下发的政策文件传达给名一名青年,并及时将青年的想法和动态向组织汇报。动员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岗位能手、劳模、明星师徒等先进评选活动,充分借助新媒体在教育引导青年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青年典型宣传举荐工作,加

大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团干部言传身教工作,促使团干部严于律己,深入青年、关心青年、了解青年,做青年的知心朋友,要求青年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人格的力量影响和带动青年,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引导教育青年在实践中掌握榜样精神,使其对榜样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用实际行动对榜样精神作出积极回应,用榜样的力量指导自己的工作。

3. 分类引导,突出服务性,提升青年价值归属感

青年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职务有高低、岗位有不同,但是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功愿望,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称赞,希望通过努力尽快成长。针对同岗不同人、同班不同岗,着力搭建三大平台,不断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为其提供包括管理性、保护性、发展性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引导青年敬业爱岗,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赋予激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认真负责的态度

一是搭建培训教育平台,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建立包括个人资料、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内容的青年员工成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青工工作、学习、生活及时跟踪。通过四段式培养模式,对每年新入厂大学生进行集中培养,促进毕业生快速融入团队。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采取单点课的形式,对全厂青工开展专业技能、管理知识、精益知识等培训,通过二级教学部、主任书记讲堂等,巩固和扩展管理培训成果。二是搭建交流锻炼平台,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通过管理论坛、工作座谈、技术交流活动,青年人才提供更多了解先进工艺技术知识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起到共享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作用。加强青工心理干预和生活帮助,倾听青年员工成长的困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加企业归属感。三是搭建实践提升平台,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通过一专多能、轮岗交流,推进工艺技术、设备管理及自动化、信息化人才互融互通,使青工思想意识、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等攀比意识进一步增强。定期举行青年骨干、青年干部考核答辩,培养懂专业会管理、懂设备精工艺的复合型青年人才。

结束语:青年职工是改革的未来享有者,更是改革攻坚的重要力量,青工凝聚力有效提升,有利于推进企业改革转型和发展,有利于管理层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职工之间信任度增高,有利于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给企业各项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基础和环境。对职工而言,通过自身努力,更易获得归属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