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错题纠错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浅谈初中生数学错题纠错策略

 韩小聪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第一中学,邮编:325803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指导思想也强调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对处于知识经济中的人类来说变得尤为重要,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获取并掌握知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习题训练中,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做错的题目。学生对待错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来讲,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错题管理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初中生数学错题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学生;错题管理

1.对教师在错题管理方面的建议

1.1强化自身纠错能力

数学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纠错能力。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培养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本身除了需要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外,还需要深厚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老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完善自己的数学教学知识结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纠错的能力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动力。

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纠错能力,教师必须要对各个年级阶段所学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六年级的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了数的整除,分数及其运算,比和比例等相关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孩子对数的进一步认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升入到七年级之后,数学的学习从简单的“数”变为“式”,内容更加抽象,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基本以“式与运算”为主,同时这是整个初中阶段的灵魂,在整个初中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简单的数字上升到了可以代替任何数字的字母。进入八年级之后,除了在之前学习的无理数与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升华,新学习了函数相关知识,同时还开始涉及全新的知识—平面几何。教师只有将这些知识内容熟练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快速发现学生的问题,尽快提出纠正方案。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在逐步提高自身纠错能力的过程。

1.2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老师不是主导者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或者学生解题的出错率,有选择性地组织学生开展错题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对全班同学的错题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将学生具有代表性、出错率高的错题进行整理,从中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根源,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完备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率。

对于学生出错率高的知识点或者相关错题,教师需要进行集中再讲解。即使是一道看起来特别简单的数学题目,如果大部分同学都做错了,这说明了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点有所欠缺。那么教师必须要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过于繁杂导致学生不理解,还是学生自身的其他原因。只有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出错率低的知识点或者相关错题,教师可以选择组织学生开展错题交流会,将同学们分成几个数学学习小组,先由学生自己改正错题,对于自身不能解决的错题,再由同学们相互交流改正遗留下的错题,最后对于学生小组解决不了的错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这样的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如果可以做到那么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2.对学生在数学错题管理方面的建议

2.1规划地收集与存档错题

收集错题就是学生将自己在考试中或者是在每一次数学练习甚至是一次简单的数学作业中做错的题目进行摘抄收录。这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由于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导致他们在错题过程中会经常出错,所以他们的错题量相对于其他同学就会多了点。相同的时间,双倍的错题量,这都给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同学进行错题管理带来了困难,对于这些学生是很难将每一道错题都进行摘抄,更不要谈对收集好了的错题再进行错误原因分析。

本人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没有专门的错题本,他们在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直接选择在试卷上面订正整理的方式,这种整理错题的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没有对题目的错误原因进行归类。因为人的记忆是有时间期限的,如果时间一长学生对于错题出错的原因就会遗忘,如果在考试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题目又会出错。这种进行错题管理的方式根本没有达到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真正目的,同样这也说明了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错题以及进行错题管理的价值。

但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进行错题管理可以选择直接在错题旁边改正,但是一定要标明出错原因。虽然是在错题旁边直接订正,但这不代表这些学生就完全不需要有错题集,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是在于数学习题的规律性很强,虽然这些学生不能将每一道做错题的题目摘抄下来,但可以按照不同错题的出错原因、出错频率等因素有选择性的将典型数学错题进行摘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方便学生复习翻阅。

2.2转变错题管理即错题订正的想法

学生要改变错题管理就是将错题进行订正的错误认识。对错题进行订正只是错题管理的其中一步,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将错题订正,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分析每一道错题的出错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发现自身在相关知识点的薄弱之处。

通过调查发现有许多同学对于错题管理依旧没有重视,虽然在态度上学生对于错题管理是肯定的,但在实际的错题管理行动中,他们没有养成按时整理错题的习惯。如果数学老师没有要求检查,他们对于错题就选择延期整理,总是想以后找时间整理,拖到最后的结果是忘记整理错题或者是急匆匆地为了完成任务似的进行错题整理。

所以学生们首先要认识到进行错题管理并非是将所有做错的题目简单的花费时间誊抄在本子上进行订正即可,而是要通过进行错题管理发现自己在某一阶段学习上的问题,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结论

总之,如果对于数学学习采用“题海战术”,那么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渐渐地就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每天的数学学习就是应付做数学题。采用“题海战术”除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为学生完成了大量的作业,老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批改学生完成了的作业,这样就会导致老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笔者也是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索,能为提升初中生数学错题管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错题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01-01             

[2]高贵杰,错题管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