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廖浩然 ,丁大为

成都兴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细骨料以及矿粉组成,不同材料比例混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对此有明确认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程度以及破损原因制定不同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将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导致对公路所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由于中国早期所建造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年限较长,且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破损,为保障人民正常出行以及国内经济正常流通,对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全面修补至关重要。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公路路面使用功能以及承载能力,以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基础,覆盖一层沥青混合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保护作用,改变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结构,进而达到延长旧水泥混凝土公路使用寿命目的。众所周知,公路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且对于交通流通影响较大,若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取全面重建方式建设,将会导致部分地区交通瘫痪,甚至经济进入停滞。因此使用加铺沥青面层方式进行建设,相对而言能够有效降低公路施工对交通影响,降低公路建设投入成本,确保地区经济能够正常发展。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加铺沥青面层相关技术标准开展施工,规范化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流程,提高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有效性,为后续公路正常投入使用提供基础保障。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2.1 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是正式施工的前提,即我们在正式施工前,以300m为界限,选取施工段作为项目路面结构的试验摊铺路段。在本次施工正式开工前,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路段的打裂压稳工作,完成了旧混凝土路面层的较为基础处理工作,以严格的数据把控方式还对路基弯沉进行检测,最后在试验各项指标数据准确达标后,才进入摊铺环节。

2.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

(1)软弱土层用探地雷达检测软弱路基,灌注水泥浆,注浆深度为

2m,孔距1.5m,注浆压力为0.3MPa。

(2)接缝和裂缝旧路的纵、横接缝要先使用机械切缝机开槽,切出宽

15mm的缝后,用高压气枪吹除接缝内杂质,再用半固体填缝料填充,做防水处理。对于3〜10mm的裂缝使用乳化沥青灌填,超过10mm的裂缝先用乳化沥青灌填再用热沥青砂填实。

(3)错台

错台的处理分为两种。对于轻微错台,距施工缝1m处应竖直锯掉部分面板,清除基层表面杂物后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对于严重错台,应对沉陷的面板进行板底压浆处理,使沉陷的面板抬高,将高出的面板竖直锯掉,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

(4)边角断裂和破碎

对边角断裂,按断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凿除并保留原有钢筋;用C15小石子混凝土对基层补强;在旧路面板侧面涂刷沥青,再浇筑快硬水泥混凝土,养护剂养护达到强度后再加铺罩面。对于严重破碎的边角,按边角断裂处理,轻微破碎的边角,将破碎的边角清除后用细粒沥青找平。

(5)面板破碎和断板对破碎的水泥面块应凿除并清理原破碎混凝土,对断

裂和大面积严重破损的面板应整板打碎清除;检测基层状态,若基层松散,则挖除基层至坚实的路基,再用C15小石子混凝土对基层补强;旧水泥板侧面涂刷沥青,再浇筑快硬水泥混凝土,用养护剂养护。

(6)脱空和沉陷

将脱空区破坏严重、弯沉较大的旧水泥面板整个破碎清除,处理基层后重新浇筑。对脱空区弯沉不大的旧水泥面板以及沉陷区水泥面板进行注浆修补,每块板均布设5个注浆孔,灌浆顺序从沉降量大的点位开始依次向外。灌浆压力应根据板底脱空状况确定。当浆液从板缝或邻近注浆孔溢出时,停止注浆,用木塞封住注浆孔,检测修补效果。

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能够分为施工准备、原料准备、以及摊铺三个阶段。首先对于施工准备阶段而言,第一是针对沥青材料的选用,相关人员需根据施工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对沥青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第二是集料的选择,由于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以及粗细集料等材料混合而成,因此,集料质量至关重要。对于原料准备阶段而言,沥青混合料搅拌工序中需注意一下几点:第一,选择适宜场地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第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针对工程实际需求,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各材料占比,进而调整沥青混合料性能侧重点,使其充分贴合实际施工所需。最后,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搅拌时间、温度等关键数据进行全面掌控,以科学数据为标准依据,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质量。在施工阶段中,需保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面清洁,利用专业仪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均匀摊铺,在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对摊铺厚度、摊铺温度、摊铺速度进行精准把控,以保障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质量,严禁以“经验”为依据,直接开展施工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每个工作细节进行严格管理,并对施工质量负全责。

2.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施工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复压与终压。初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在碾压过程中,需做到缓慢而均匀,以防止沥青混合料发生推移、开裂。压路机应从路面外侧向中心碾压,且应采用60-80kn双轮压路机进行均匀碾压两遍,且碾压过程中需保障碾压温度符合施工温度要求,在初压完成后,以人工方式对碾压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测,保障初压施工质量。其次是复压,复压是在初压完成后,采用重型轮式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以此增强沥青混合料压实强度,且复压过程中需达到无显著轮迹。最后是终压,终压是紧跟着复压而进行的工作程序,终压应选用60-80kn的双轮压路机,且碾压应不低于两遍,用以消除初压与复压时所产生的轮迹,使沥青混合料路面保持良好平整度。除此之外,碾压终了后沥青混合料温度应不低于86-80摄氏度。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需施工人员对沥青混合料温度以及所使用机械规格有良好把控,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职能,针对沥青混合料碾压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遵循沥青混合料压实工作相关标准,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进而实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最终目的。

3 结束语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无论是对前期的施工指导,还是运营中各种病害的预防与控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要全面把控各种设计因素,积极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曹雪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06):103-104.

[2]叶俊杰,施利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26):61-62+64.DOI:10.16248/j.cnki.11-3723/u.2017.26.023.

[3]霍美线.浅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7,43(09):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