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李志光

浙江新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瑞安 325200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规范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建议在建筑工程中注重长周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加强人员、设备和技术等因素的管理,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建筑项目按时、按预算和高质量完成的关键因素。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可以帮助降低成本和时间,使项目更加经济和高效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使参与者能清晰地理解项目目标和要求对于确保建筑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如今建筑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不断变化,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管理策略来确保项目成功。

1 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1.1 长周期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很长,通常会持续数年之久。在此期间,人员、设备、材料等需要保持稳定,并且需要实时监督和调整进度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规模,一般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项目管理者必须具备长远的规划和耐心,具备危机处理的能力长周期性还意味着项目管理者需要做好长期的预算和资金规划,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不断推进。长周期性的建筑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一项,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期参与项目,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同时,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也需要长期稳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复杂性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等多个领域、众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的情况。

在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结构、功能需求、安全标准、环境保护等等。设计人员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复杂性体现在需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应对各种约束因素,确保最终设计方案满足各项要求。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项目管理者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有效地组织施工队伍,协调各种资源的使用,并实时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现场还存在众多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电气触电等,因此需要管理者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安全。在材料采购期间,建筑工程需要采购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材料。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环境友好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也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监督,以确保材料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极高的复杂性,项目管理者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最优解,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1.3 不确定性

自然环境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经常在复杂多变的高山、沙漠、海洋等自然环境中进行。当遇到恶劣天气条件时,会造成项目进度延误或者质量问题。如暴雨、强风等[1]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灾害也是不可预测的风险,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可能会对项目造成极大影响。

政策法规方面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如环保标准的提高、建设用地政策的调整,会导致项目开展受阻,增加项目成本。在规划阶段[2],项目管理者需要了解政策法规的最新动态。

市场变化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不好时,市场需求可能会减少,建筑行业也可能出现滞涨或者下跌。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者需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项目计划、采购计划等等,以确保项目能够按预期顺利进行。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人员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极强的领域,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和不同的岗位角色,如表1所示。

1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力资源

岗位

人员数量

主要工作

项目经理

1-2人

项目计划制定、预算控制、进度跟踪、质量控制

设计师

3-5人

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现场勘察

施工队长

1-2人

施工组织、进度控制、安全管理、材料配合

物资管理员

1人

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和验收

监理工程师

1-2人

工程质量监督、施工验收、变更管理、纠错处理

安全员

1人

安全检查、风险评估、事故处理、培训教育

项目经理、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协调与运作效率;技术岗位要拥有掌握结构、土建、给排水、暖通等实践经验如果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2.2 设备因素

设备对于建筑工程的完成时间、建筑质量和成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采购的主要设备如表2所示

2 建筑工程设备及技术标准

设备

设备型号

国家标准

塔吊

QTZ125

GB/T 5031-2014

施工电梯

SC200/200

GB/T 10054-2005

起重机

QD100

GB/T 14406-1993

混凝土搅拌车

HJC5250GJB

GB/T 17587-1998

手持钢筋剪切机

GQ40A

GB/T 13788-2000

地基处理设备

JGY-160

GB/T 50322-2017

钢筋弯曲机

GW40

GB/T 34722-2017

振动器

ZN70

GB/T 18664-2002

混凝土喷射机

PZ-9

GB/T 50180-2015

玻璃幕墙安装架

YGJ-02

JGJ 102-2004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使用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进行施工如果设备无法及时到位或者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等方面。一些关键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往往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的好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搅拌机的使用和调试是否得当,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在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起重机操作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对各种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同时,设备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而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费用也是一项极大的开支。需要合理地进行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并在设备运作和维

2.3 技术因素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高效、智能化和精细化,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施工工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了从人力作业到机械化作业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施工工艺通过引入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采用BIM技术等现代化施工手段,可以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计划和管理。BIM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高效、集成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平台,使得不同领域的人员可以同时协同设计和施工采用数字化建模的方式,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确计算和仿真分析将建筑工程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展示出来,更加直观、清晰,便于理解和沟通。

BIM技术采用三维建模,利用三维几何计算来计算建筑物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参数。对于建筑物两个关键技术点的计算方法如下[3,4]

其中,分别表示两个点的坐标。

BIM技术根据材料密度、体积和数量计算所需材料的总重量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如下[5]

其中,分别表示钢筋的密度、横截面积和长度

质量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传统的测试、检验方法外,很多建筑工程还引入了无损检测、红外线检测等先进手段,使得工程质量的检测更加全面、科学、准确。采用自动化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质量监测和控制,避免了人为误差。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建筑工程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和预测,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3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有序组织和协调,使得建筑工程按照预期目标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难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达标、设计方案存在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建筑安全,给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也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周期。一方面,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容易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监督和管理的不足也容易导致建筑工程的进度延误,从而导致建筑周期的拖延。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财产上的伤害。

3.2 施工质量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使用的材料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使用低质量的材料,就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质量如果不合格,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强度不足、开裂等问题。如果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没有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就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墙面、地面不平整,墙体抹灰不牢固等问题。设计方案是决定施工质量的基础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者瑕疵较多,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不稳定,或者造成回水、渗漏等问题。

3.2 安全意识不足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高空作业、危险物品处理等操作,如果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就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缺乏安全教育侥幸心理缺乏安全设施施工压力大都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缺乏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了解。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高风险的施工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知道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些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技术熟练,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员忽视安全问题。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无法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也会增加损失和伤害。在很多情况下,建筑工程进度紧张,施工人员需要快速完成任务,容易导致他们忽视安全问题。有些班组长、监理、工地主管等负责人存在管理不严格的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4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4.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个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涵盖工程设计、选材、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符合标准和要求。

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明确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同时,可以采用BIM技术,实现工程设计和建造的无缝衔接,避免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的问题。2019年,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指导建筑行业全面推广应用BIM技术,优化设计流程。

在工程选材阶段,需要严格把关选材的质量,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必要时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和认证,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在工程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等先进技术,在河南省信阳市推行智慧工地,实现施工全过程信息化、可控、可视化,提高了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工程验收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2 规范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为

规范化行为包括规范施工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和规范质量行为等,这些规范化行为可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合格与稳定,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首先,规范施工行为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如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设备使用等等。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安全施工意识

其次,规范管理行为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行为。同时,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如信息化管理、智能监控等,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规范质量行为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保障。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建立细致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1]尹晨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76-78.

[2]宋贵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08):29-30.

[3]王若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54-55.

[4]许婷婷.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J].砖瓦,2023(02):104-106.

[5]覃燕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