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治疗师的现状与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治疗师的现状与管理对策

周栋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本次内容部分主要是以健康中国背景影响下,对康复治疗师的现状和管理策略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以随机的方式筛选了某市10家医疗机构,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康复治疗师数量、素养、工作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参与此次调研的康复治疗师有43名,对康复治疗行业的工作压力进行了评估,显示情感衰竭、成就感降低在职业倦怠中分数都偏高。一类机构在未来几年中对于康复治疗师需求数量方面明显僧多。结论:对数据调查显示,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师人才数量较少,再加上人员素质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应该强化康复治疗师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治疗师;现状;管理对策

前言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人们的健康养老意识日益加深,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我国近些年发展中都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尤其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我国健康事业应该加强转型,以“人们健康为中心”,加强康复治疗健康建设工作发展,进而从根本规避卫生体系中康复医疗资源长时间“短板”问题,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寿命,保证其生活质量。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才缺口约10万人次,大部分的康复领域从业工作人员都是其他领域和科室人才胜任,并未参加过非常专业的系统学习护理培训,尤其是二级及以下级别医院这类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应该加强康复治疗师的培训工作,下面就针对该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主要针对康复治疗师现状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共纳入研究目标是1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是4家,3家二级医院,其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当前康复治疗师与机构负责人实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此次调研制定“康复治疗师现状与需求调查表”其中选入的康复治疗师相关信息、文化程度、职称、工作时间、工作压力等修订工作压力源量表,表中共有五个条目,利用Likert四级评分法的形式评估[1],分数低说明工作压力越小。职业倦怠利用相关专家翻译修订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做评估,共有条目是16,总结有三维度,分数低表示职业倦怠越轻,通过上述调查表对医疗机构对康复治疗师需求数量、素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评估。

1.3 统计学分析

    在统计期间产生较多的数据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记录和分析,选定类型为SPSS25.0 ,利用t方式进行正太分布等验证,有对比意义是(P<0.05)。

2 结果

2.1 康复治疗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结果

对于参与此次调研的所有康复治疗师的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进行了工作压力的评估,显示情感衰竭与成就感降低为职业倦怠中分数偏高的项目(P<0.05),详情见表1。

表1 康复治疗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情况结果分析x ±s)

项目

例数

平均分

工作压力

43

专业与工作压力

3.46±0.54

时间分配与工作量压力

2.76±0.29

工作环境与资源压力

3.26±1.87

患者护理压力

2.74±0.31

管理和人家关系压力

2.79±0.36

职业倦怠

43

情感衰竭

4.03±0.51

成就感降低

4.43±0.38

去人格化

3.28±0.19

2.2 医疗机构对康复治疗师人员的需求

对各个级别的医疗机构未来几年对于康复治疗师人员数量进行了调查,显示人才数量需求显著上升(P<0.05),详情见表2。

表2 医疗机构对康复治疗师人员的需求分析x ±s)

医疗机构级别

现有

未来3年期望

t

p

三级医院

3.80±1.03

6.86±1.25

8.45

0.00

二级医院

2.42±0.76

4.17±1.05

6.04

0.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88±0.37

2.01±0.58

7.35

0.00

3 讨论

我国近些年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例不断增多,对于康复治疗需求极为迫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康复治疗对加强健康老龄化工作十分关键。社会养老、慢性病防治、失能人群现状等都对康复治疗人才需求与领域发展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特别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治疗也逐渐倾向于急性病恢复期、重症、亚健康人群。此次研究中显示情感衰竭与成就感降低为职业倦怠中分数较高的部分,医疗机构未来几年对于康复治疗师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2]

    鉴于此需要加强康复治疗师的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工作,具体从下面几点入手。⑴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减轻专业知识系统。院校是培养康复治疗师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以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掌握如今康复领域发展趋势,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革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工作,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还需要加强康复治疗师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升其的文化水平与科研水平,这样有利于符合各个层次教育与医疗需求。⑵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岗位需求”明确实践目标。作为院校需要对不同疾病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单位康复治疗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应该加强设置实践课程,还需要构建相关的实践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和医疗单位、养老机构等单位形成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保证整体课程技能、实训教学内容与所用学时在该课程在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以上。⑶强化职康复治疗师培训与进修工作。康复治疗师可以借助医院内部培训活动,或者是院外进修的形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如可以邀请院内外非常著名的专家到院开展临床领域、康复领域讲座等活动,安排业务骨干到康复治疗水平优秀的医院进修该院迫切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

[3]

    上述研究内容表明,当前各级别的医疗机构都存在康复治疗师人才缺乏的问题,而且很多康复治疗师素质较差,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处理此类问题,需要加强康复治疗师人才培养工作,这对康复治疗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19(6):406.

[2]张敬,陈颖,林铁琴.浅谈康复治疗师本科教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15(9):889-890.

[3]林秋兰,张长杰,兰纯娜.互动式教育在康复专业运动疗法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12(9):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