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胡耀芬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认知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形式延续护理的实施,可提升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多形式延续护理模式;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脑梗死后,最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就是认知功能障碍,它又被称为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它主要表现为注意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忽略等。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有研究显示:对脑梗死后的轻微认知损害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持续照护,不但可以延迟疾病的进展,而且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监控[1]。本文对70例脑梗死轻微认知功能损伤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2-68岁,平均(43.5±3.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3-69岁,平均(44.2±3.7)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并对患者进行了日常护理。两组均采用多种方式的持续护理。

(1)定期进行电话跟踪,选择有责任心,有业务能力,有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交流能力的专科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的电话跟踪,患者出院后,最好是一周两次,持续一个月,然后是一周一次,直到一个月一次,这样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和病情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保证患者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治疗的时间是下午3:00-6点。另外,在患者出院后,每个星期的早上10点,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将患者的疾病信息,包括病因,预防,预防,自我护理,饮食,运动等,在法定节日(劳动节,国庆节等),每天都会发一次,这样可以让患者在假期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且要有自己的医生来做,而且要定时更新,循环发,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的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对患者进行家访,加强对患者的记忆、记忆、方向、思维、逻辑、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并要求患者在家人的监督下,按时服药,不得私自减量。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随访组织还可以创建QQ群和微信群,将这一组的患者都邀请到群里,并将每一名患者都添加为好友,不定期地向他们推送与疾病有关的文章,或者组织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帮助,并对患者进行预后自我管理。此外,在沟通过程中,还设置了答疑、分享、反馈等环节,并对每一项环节的答案准确率进行评分、统计。(3)建立以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为成员的“家庭共享”管理团队,以医生为主要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制定和评估整体教育计划;护士主要负责项目内容的实施和执行;家庭成员在其中起到了督导的作用,其首要任务是协助患者了解具体的预后情况和预防措施;患者本身是一名自我管理者,要主动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并愿意接受家属的监督。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以智能量表(MMSE)简表为评定标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为评定标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5

21.33±3.03

28.62±3.87

对照组

35

21.63±3.10

23.04±3.45

t

0.409

6.367

P

0.684

0.000

2.2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5

49.32±16.31

75.33±16.47

对照组

35

48.23±16.43

69.13±6.12

t

0.279

2.088

P

0.781

0.041

3讨论

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头晕、恶心、口齿不清、嘴眼歪斜等症状时会出现脑梗死的症状[2]。临床上的治疗主要是从保证患者脑神经营养、改善患者微循环开始,逐渐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配合临床脑梗死后发生轻症认知损害的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认知损害[3]

作为现代护理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延续性护理的定义是:用一系列的护理行为,保证在脑梗死后,出现了轻症认知障碍的患者,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与他们自身特点相一致的连续性护理。当前,这种持续性护理更多的是针对于医院和患者家庭之间的联系和延续。连续性护理可以让脑梗死后出现轻症认知损害的患者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顾,从而促进他们的生活习惯的转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疾病的复发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4]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梗死后轻微认知损害患者进行多重持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妙惠. 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控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2):64-66.

[2]陈桂芳,刘赛平,贾佩佩. 一线双导延续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2,36(5):430-433.

[3]马金风,张秀花,李瑞.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80-83.

[4]王迪.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溶栓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5):6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