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护理过程当中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带来的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先兆流产护理过程当中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带来的成效

张路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产科三病区 ,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护理模式干预对先兆流产护理中的成效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孕妇9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45例)实施临床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45例)实施精细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发生影响安全事件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精细护理模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先兆流产护理;精细护理模式;安全性;并发症

先兆性流产主要指的是当孕妇处于妊娠期早期时,其阴道中会有出血情况发生,此种情况发生后,引发腹痛,以及腰酸疼痛情况。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产妇恢复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慢。精细化护理模式,提升护理操作的精细化,对具体护理工作提前计划和分配,从而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先兆流产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其成效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孕妇9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45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为(30.56±2.63)岁,孕期在39~75天,平均孕期为(56.38±6.21)天。实验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为(31.42±2.73)岁,孕期为37~76天,平均孕周为(56.47±6.43)周。两组一般资料互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指标检查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遵照医嘱对患者用药。

实验组:小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操作方法如下:①建立精细化护理小组,护理人员临床产科护理经验。对小组成员全员经由妇产科护士长培训。②应在护理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情绪情况全面查看。根据患者的情绪情况进行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包含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的纾解,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针对性转移,根据患者的爱好情况,护理人员在相关操作时,应保证耐心、细心,从而提高情绪干预护理的效果。③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后,并且对自身和胎儿的安全性担心,导致其问题较多。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精细化,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治疗后可达到的效果,从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放心接受相关干预措施。④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干预,包含营养摄入、健康饮食需求,告知其多服用维生素、并且饮食避免辛辣食物,以及平衡饮食的重要性。⑤护理人员应对病房环境进行精细化干预,保证患者的床单及时更换,根据天气情况开窗通风,保证病房温度控制在24℃。并卫生间处放置防滑装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安全性情况进行统计,包含失血过多、感染、流产发生率情况。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包含泌尿系统感染、腹泻、便秘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性情况对比

在护理安全性中,实验组发生失血过多、感染,以及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安全性情况对比[n;(%)]

小组

例数

失血过多

感染

流产

对照组

45

6(13.33)

7(15.56)

5(11.11)

实验组

45

1(2.22)

1(2.22)

0(0.00)

t

-

3.873

4.939

5.294

P

-

<0.05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小组

腹泻

泌尿系统感染

便秘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n=45)

3(6.67)

3(6.67)

2(4.44)

8(17.78)

实验组(n=45)

0(0.00)

0(0.00)

1(2.22)

1(2.22)

X2

-

-

-

6.049

P

-

-

-

<0.05

3讨论

先兆流产指的是在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情况,女性随之有阵发性腹痛,或者阵发性腰背疼痛后。并且患者白带呈现血性或者暗红色情况,并且阴道流血量逐渐增加,或者腹痛程度更为剧烈,引发患者流产。先兆性流产发生后,对其身体和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及时恢复。由于先兆流产是在妊娠期内最常见的并发症,当孕妇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有组织残留在其宫腔内,可能引发感染和发热情况,并且会出现下腹部压痛及排出恶臭的阴道分泌物。当此种情况继续发展,可扩散至孕妇的盆腔和腹腔,导致盆腔炎和败血症情况,继续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情况。因此临床中应及时干预。并且在护理干预的同时应保证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实施,并且应保证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个体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具有个体化要求。精细化护理模式是通过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后,护理要求随之升高后。

本研究应用的精细化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护理模式干预后,提升护理的安全性,实验组发生失血过多、感染,以及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护理干预后,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患者病房环境,并且在容易出现滑到的地方放置防滑垫,提升其在医院的安全,根据其情绪情况,通过爱好对患者进行精细化干预。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前告知辛辣食物的危害,并且告知其营养摄入量应保证均衡性,从而满足人体和胎儿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精细护理模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天乐.精细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2,32(6):28-30.

[2]袁欣,肖红伟,董慧丽.精细护理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观察探究[J].母婴世界,2020(9):198-199.

[3]欧阳林英.精细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健康管理,2020(14):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