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唐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加味桂枝茯苓汤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好,可抑制瘤体的生长,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加味桂枝茯苓汤;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子宫肌瘤发病早期症状比明显,仅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腹部触诊有肿块等[1]。目前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及药物治疗两种,其中药物治疗应用较为广泛。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其为孕激素拮抗剂,可缩小瘤体的体积,但停药后易复发[2]。中医认为血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活血祛瘀、温通血脉为该病的主要治则。桂枝茯苓汤出自《四圣心源》,具有温通血脉、化瘀消癥之效[3]。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将加味桂枝茯苓汤与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28~50(37.64±4.32)岁,肿瘤类型:单发性25例、多发性20例,体质量指数(22.86±3.46)kg/m2。对照组年龄30~51(38.22±4.24)岁,肿瘤类型:单发性27例、多发性18例,体质量指数(22.95±3.6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50 mg,后减量25 mg,每隔12 h服用1次,餐后2 h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组方: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各9 g,甘草6 g;热结血瘀者加黄芩15 g;腹坠疼痛者加延胡索15 g;气血两虚者加党参15 g。水煎煮,早晚各服1次,1剂/d。两组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症状消失,子宫恢复正常大小,瘤体缩小50%以上为显效;症状改善,瘤体缩小25~50%为有效;症状未改善,瘤体未缩小为无效。测量患者瘤体体积。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75.56%,P<0.05)。

1 两组治疗疗效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5

31(68.89)

13(28.89)

1(2.22)

44(97.78)

对照组

45

21(46.67)

13(28.89)

11(24.44)

34(75.56)

χ2

9.615

P

0.002

2.2  两组子宫肌瘤体积

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子宫肌瘤体积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观察组

45

20.55±3.12

9.42±1.23

22.263

<0.001

对照组

45

20.13±3.20

12.49±1.33

14.789

<0.001

t

0.630

11.368

P

0.530

<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n

轻度恶心

乏力

恶心

发生率

观察组

45

1(2.22)

0(0)

0()

1(2.22)

对照组

45

0(0)

1(2.22)

1(2.22)

2(4.44)

χ2

0.345

P

0.557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在30~50岁女性群体中发病。子宫肌瘤早期无明显症状,通过超声检查或盆腔检查方可发现。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其可与孕酮受体结合,抑制其活性,发挥拮抗孕激素的作用[4]。米非司酮同时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理活性,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然而其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中医学认为子宫肌瘤主要因机体受寒邪入侵导致,机体气血不畅、湿热瘀阻、气滞血瘀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脏腑功能失调,最终诱发子宫肌瘤的发生。因此治疗子宫肌瘤的原则应为活血化瘀、疏通静脉、清热消积。加味桂枝茯苓汤中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络;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热消淤;白芍缓急止痛、养血柔肝;甘草补脾益气。诸药合用发挥调经止痛、活血化瘀、温通经脉的作用,抑制肌瘤的生长

[5]。现代药理学证实桂枝具有扩张血管、消炎抗菌之效;茯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发挥间接作用。本文秉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将加味桂枝茯苓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较好,可缩小瘤体的体积,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多,提示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可增强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抑制肌瘤的生长。

综上所述,加味桂枝茯苓汤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好,可抑制瘤体的生长,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吴洁丽, 周帆. 加味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5):149-151.

[2]刘晓赠, 张唯, 薛翠琴. 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8, 41(1):68-70.

[3]余爽, 杨晓彤. 加味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7):124-126.

[4]李兰. 加味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19):75-76.

[5]赵仁霞. 加味桂枝茯苓汤对子宫肌瘤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 3(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