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围术期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

唐丽霞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泰州  225500

摘要:目的:围术期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诊的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痊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护理中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影响

颅内动脉瘤属于脑部疾病,动脉血管异常病变患者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突发性头痛、脑膜刺激、呕吐、恶心等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为首要的症状,在发病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较大的威胁。颅内动脉瘤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这样才能够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同时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要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病情。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需求,结合患者要求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达到护理的目的[1]。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诊的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诊的5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26)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2例、年龄范围41-75岁,平均年龄(60.24±12.35)岁,对照组患者(26)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42-74岁,平均年龄(61.35±12.68)岁,患者信息没有差异,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没有其他心脑血管等严重性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障碍问题。

1.2方法

对症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进行治疗前进行常规管理,术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

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第一,手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要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指导改善患者情况,让患者能做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避免由于过度紧张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在焦虑和紧张的情况下患者的动脉瘤破裂[2]。②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病情评估,依照紧急情况进行护理,并且要结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手术,告知患者手术前进行卧床休息,要绝对的卧床降低患者出现意外的概率。

第二。手术中护理。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监测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第三,手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处于屏幕状态,将患者的枕头取出,在病房内需要禁止移动患者头部,告知患者禁止晃动或拍打患者的头部,要保持绝对的静止。②加强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对话,了解患者的意识情况,同时还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头部剧烈情况,还应该与患者多交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源功能障碍问题。③手术后需要协助患者翻身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④管道护理。手术后需要进行引流,因此需要确定引流管、导尿管等颜色与液体量,这样才能够确定患者恢复情况出现异常问题,可以及时的处理解决具体问题,保证导管通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将导管拔除,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⑤呼吸道护理。手术后需要保证患者头部绝对静止8小时,由于排痰难度比较大,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排痰处理[3]。在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咳痰,还应该控制患者咳嗽的次数,病情稳定后应该引导患者侧卧咳嗽,协助患者翻身,这样能够预防追击性肺炎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痊愈、有效、无效)、恢复(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最后的检验结果是使用P进行分析,对于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中0.05为分界值,大于0.05的数据没有差异,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研究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痊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26

20(76.92)

6(23.07)

2(7.69)

24(92.31)

对照组

26

12(46.15)

8(30.77)

6(23.08)

20(76.92)

χ2

--

21.458

12.695

16.958

16.95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操作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26

56.45±5.24

9.45±2.35

对照组

26

72.45±8.45

14.03±3.65

t

--

15.648

5.658

P

--

0.001

0.02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尿道感染1例(3.85%)、坠积性肺炎0例,对照组为2例(7.69%)和3例(11.54%),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比较凶险,致死和致残率比较高,采取手术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手段,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受到护理措施的影响,因此在手术期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对患者的影响。通过得到患者的配合,这样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促进患者康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中运用能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痊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加强患者管理,手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功能障碍等及时地进行康复锻炼。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护理中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邵喜娜,周婷.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2,20(26):3688-3692.

[2]马再华,刘萍萍,徐婷婷,姚素秋.循证理念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4):175-177.

[3]杨文霞,骆秀萍,杨素芳.基于时间理念的目标性护理策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4):124-126.

[4]王利辉.血压控制护理结合人文关怀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