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血透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潘瑶    ,陈紫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血透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 从医院血透室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发生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为血透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在临床产生较大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血透患者;护理依从性;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酸碱或电解质严重紊乱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通常会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在这一方式的作用下可以帮助患者完成对血液的“清洗”[1]。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症状,而且许多患者对血液透析缺少正确认识,因此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所以在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时要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血透患者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医院血透室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1~85岁,平均(56.92±19.84)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15例;年龄33~81岁,平均(56.7±22.3)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接受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发展监管、日常用药以及饮食指导服务等。

1.2.2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1)检测血压及药物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护理服务时要提前对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血压、体温、心率等,而且要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患者能够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服药,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完成对降压药物的服用。此外,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帮助患者完成对血压的日常监测并记录,如果患者血压出现异常要立刻向主治医生汇报,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药物指导: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通常要服用铁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医护人员必须要确保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嘱托正确服药,切忌药物用药剂量以及方式的改变,也不可以擅自停止服药。为了保证患者对医生用药方案有足够的信任,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每一种药物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确保患者能够严格遵守医嘱。(2)心理健康宣教:大部分血透患者会受社会、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他们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绪以及心理做出准确评估,并且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发现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原因,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问题造成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时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有关血透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让他们掌握血透可能造成的一些问题以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此外,医院可以组织一些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患者进行经验的分享,提高患者自信,让他们能够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3指标观察

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对患者遵医嘱服药、正确监测血压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发表患者依从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统计采取软件系统SPSS21.0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以(x±s)表示,当两组对比分析具备统计学差异时(P<0.05)。

2结果

2.1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比较

接受护理前两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比较(`x±s

组别

n

遵医嘱服药

正确监测血压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60.56±3.29

87.98±3.83

62.62±3.31

85.52±5.32

对照组

25

61.65±3.22

76.83±4.05

62.36±3.22

75.71±3.63

t

1.184

10.002

0.282

7.626

P

0.242

0.000

0.880

0.000

3讨论

目前,我国对血透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提高了许多,逐渐得到了完善,然而依然会出现很多患者死亡的情况,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是患者无法完全配合医生的治疗,依从性较差,而且缺少对血透的正确认识等。为了进一步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血透,掌握更多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要为患者提供质量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患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研究

[3]可知,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能够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加深对血透知识的掌握,产生更加正确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依从性的提高。现如今,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在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受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保障。血透是一种专科性非常强的治疗方式,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护理服务时要注意对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关注,在护理时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确保能够更快发现患者血透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患者在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为患者更快恢复健康提供帮助。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血透患者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服务,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高的依从性对个性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式的顺利实施有很大帮助,进而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为血透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和预后依从性的提高,在临床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思娟,卢小娟,王娟,等.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干预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08):860-864.

[2]周样仁.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27(2):141-142.

[3]王江燕,宋晓霞.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2):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