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高博,赵和平,王稳稳,唐传珍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目的: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2年3月,从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8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心理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对比不良心理,表示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不良心理评分均下降,而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之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血液透析时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可以在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加机体舒适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模式;不良心理;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舒适度

血液透析属于目前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案,其是一种肾脏代替疗法,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积极作用[1]。但实践发现,在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中,患者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而诱发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贫血等,增加了患者与家属的心理困扰,对其预后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据统计,约有70%左右的血液透析患者会伴发焦虑、恐惧等心理,其的出现会加快心率,使血压上升,最终降低预后效果[2]。因此,为血液透析患者配合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本文探究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4月-2022年3月,从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8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2-77岁,平均(63.53±4.02)岁,病程1-5年,平均(3.50±1.52)年;试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8岁,平均(64.10±4.58)岁,病程1-6年,平均(4.00±1.66)年。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于血液透析的知识、注意事项等,讲解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饮食与生活习惯中的注意事项等。基于此,试验组增加心理护理模式,如下:

(1)向患者与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2)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如监测生命体征时,可采用不错、恢复良好等语言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3)归纳、整理患者的数据资料,采用可视化的资料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如采用音乐、电视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使其可以保持舒畅的心情。(4)向患者分享成功的案例,让其可以看到治疗的希望,提高战胜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不良心理,即焦虑与抑郁,用HAMD、HAMA量表评估,均为反向评分;(2)对比自我效能、希望水平,采用GSES、HHI量表评分,均为正向评分;(3)对比2组舒适度,采用相关量表,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等项目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正向评分[3]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 ,行 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1. 结果

2.1不良心理对比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前对比不良心理,表示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不良心理评分均下降,而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不良心理对比(

组别

HAMD(分)

HAMA(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

24.40±5.59

15.10±3.41

17.60±4.56

10.25±1.26

对照组

24.40±5.64

19.23±4.44

17.75±4.58

16.53±2.07

t

0.0000

4.6657

0.1468

16.3900

P

1.0000

0.0000

0.8837

0.0000

2.2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舒适度评分对比

护理之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舒适度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GSES(分)

HHI(分)

舒适度评分

试验组

40

30.15±4.26

33.60±4.79

89.53±4.51

对照组

40

25.13±3.09

27.15±5.03

78.63±5.07

t

--

6.0329

5.8730

10.1593

P

--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血液透析属于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方案,其可以替代机体正常的肾脏排泄功能,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血液透析是将机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在透析器上将血液中过多的水分与废物净化,之后再将其回输到机体内的过程。因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较为特殊,多数患者会出现不良心理,再加上对治疗结果的未知性,会对治疗的配合度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血液透析患者配合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

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以在针对性心理疏导下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告知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在心理护理中,通过鼓励性心理疏导,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在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中,在针对性引导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升机体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模式,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其对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王芳. 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04):65-67.

[2]朱苏美,张红梅,沈益琴,等. 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22,34(03):389-391.

[3]郁小莉,杨艳,邓蓓蓓. 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7(0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