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

郭长青

固安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北 固安 0655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龄IFF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2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2例行PFNA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选择使用。

关键词IFF;髋关节置换;防旋髋内钉;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由于老年人群多存在骨质疏松,故其在跌倒时,更易发生此类型骨折[1]。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PFNA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经CT骨密度检查,T值均≤-2.5D;②年龄>65岁;③均确诊为IFF;④骨折均为Evans分型中的Ⅲ~V型。排除标准:①存在病理性骨折或骨肿瘤者;②先天性髋关节畸形者;③凝血功能存在异常者;④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手术治疗者;⑤患侧患肢其他部位骨折者;⑥伴有实质器官功能障碍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Evans分型等,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行PFNA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垫高患侧髋部,通过牵引将骨折复位,并在C臂X线机透视并确定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顶点上侧约4cm处行一切口,将大粗隆尖部充分显露,从尖部进行开口处理,然后将导针插入,透视观察导针是否已经插至髋腔预期位置后,将股骨近端开口扩大,沿导针将主钉插入股骨髋腔,确定主钉位置后,将前倾角调整约15,将导针钻入股骨颈内,然后使患者呈蛙式位及正位行透视,观察导针置入位置,测量深度并进一步扩孔,沿导针将螺旋刀置入,然后锁紧,锁定远端锁钉,安装尾帽,再次透视,观察内固定所在位置满意后,闭合切口。

1.2.2实验组

侧卧位,全身麻醉,于髋部外侧行一切口,显露并切开关节囊,然后将股骨颈、股骨头及股臼完全显露,确定是否进行髋臼侧假体置换。股骨颈截骨面为内侧平行于小粗隆的上方,截骨后将股骨头取出,对股骨髋腔进行磨铿处理,试模并选择适合型号假体,安装股骨柄假体,复位粗隆骨折块,然后再将关节复位,已复位的粗隆骨折块则应用钢丝固定,放置引流管,完成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镇痛、抗感染、抗骨质疏松、抗血栓治疗,于手术治疗后第3天帮助患者练习髋膝关节功能。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于手术治疗后1、3、6个月对患者以下指标进行评分:(VAS)、Harris、Barthel指数,于手术治疗后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Harris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从4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关节活动度5分,关节功能47分,畸形4分,疼痛44分,总分越低,髋关节功能越差;通过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优为100-90分,良为89〜80分,中为79〜70分,差<70分。Barthe1指数:总分为100分,从10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²检验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评分对比

在手术治疗后1、3、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Harris术后评分对比[n,(x±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实验组

42

69.23±6.42

78.14±5.07

85.40±7.20

对照组

42

51.39±5.26

68.30±3.41

76.12±6.06

t

-

8.2710

7.3375

5.2432

P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手术治疗指数对比[n,(x±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实验组

42

43.80±4.27

61.37±4.80

76.34±4.04

对照组

42

33.17±3.56

47.55±3.64

61.80±5.33

t

-

6.3214

10.0210

8.5337

P

-

<0.05

<0.05

<0.05

2.2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93.08±9.5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03.50±36.14)ml,术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为(4.85±1.14)天;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9.22±5.4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97.58±24.32)ml,术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为(21.37±5.88)天;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则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并发症对比

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病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切口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压疮

下肢静脉血栓

发生率

实验组

42

1

0

1

0

1

7.1429

对照组

42

1

1

2

1

2

16.667

t

-

7.0034

P

-

<0.05

3讨论

临床治疗IFF主要采用内固定、外固定以及关节置换术。外固定只能对IFF进行简单的固定处理,无法有效恢复患肢功能。PFNA是治疗IFF的重要方法,其稳定效果明显,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2]。研究认为,在多年的治疗中发现,约有30%行防旋髋内钉治疗的IFF患者需要进行二次翻修治疗,且髋内钉初次固定失败的比率逐渐上升[3]。多种临床文献证明,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对于老年IFF患者,其骨密度下降,骨皮质变薄,骨折稳定性相对较差,髋内钉固定失败率较高[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IFF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IFF,有助于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明显降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更好,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蔺海山,宝尓江·阿斯哈尔,赵巍,等.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失败后人工髋关节置换[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30(6):4.

[2]王琴.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2.

[3]蔺鸣.PFNA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婚育与健康,2021,(007):133-134.

[4]路金山.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