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马春燕1 ,何英利2通讯作者

1.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感染肝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吸附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法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数为42例(2021.01-2022.10),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血浆置换)和观察组(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各21例。结果:血清总胆红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治疗中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措施,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双重血浆吸附;血浆置换;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在该种疾病作用之下,将会产生肝衰竭疾病,引发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出现严重的紊乱[1]。经过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研究可知,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均存在有慢性肝病病史,在患病之后极容易导致患者的机体中堆积有较多的毒性物质,机体代谢也会出现严重的紊乱情况,对于患者而言有比较高的致死风险[2]。因此,当患有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之后,临床上最为推荐使用的治疗措施为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数为42例(2021.01-2022.10),随机分配为2组。对照组21例,男10例,女11例,36-65(46.56±2.66)岁;观察组21例,男9例,女22例,35-66(47.21±2.78)岁。一般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血浆置换,做好单针双腔导管留置,留置位置为股静脉部位处,运用的治疗设备为血液净化设备及其血浆分离器。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需要将置换血浆的量控制在2000ml,每分钟的流速控制在90-120ml,每分钟的血浆分离速度控制在25-30ml。在对患者实施治疗之前,为了能够预防患者出现过敏症状,需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药物。并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需从体外给予患者肝素。连续治疗4次。

观察组,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治疗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措施,运用HA树脂血液灌流器及血浆分离器再串联阴离子胆红素吸附柱,液体量为6L,使用体外肝素化抗凝。连续治疗4次。

1.3观察指标

(1)肝功能指标。(2)炎症因子水平,IL-6、CRP指标使用ELISA法进行检测。PCT指标使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3)治疗效果:以凝血酶原活动度为判定依据,显效:>60%;有效:40%-60%;无效:未发生变化[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使用卡方(%),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s),用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肝功能指标

    血清总胆红素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1 肝功能指标(±s)

组别(n=21)

血清总胆红素(μmol/L)

血清白蛋白(g/L)

凝血酶原活动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30.58±89.23

179.12±46.22

29.82±3.45

38.26±3.41

36.17±2.23

62.13±2.25

对照组

330.45±90.45

235.23±68.45

29.86±3.52

33.55±4.24

36.14±2.19

50.04±2.12

t值

0.005

3.113

0.037

3.967

0.044

17.922

P值

0.996

0.003

0.971

0.000

0.965

0.000

2.2炎症因子水平

    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 2 炎症因子水平(±s)

组别(n=21)

白介素-6(ng/L)

血清降钙素原(ng/L)

血清C反应蛋白(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8.62±5.22

13.45±2.36

1.03±0.32

0.53±0.22

32.42±4.63

12.52±3.54

对照组

38.55±5.33

18.45±3.12

1.04±0.26

0.78±0.32

32.52±3.89

19.66±3.23

t值

0.043

5.857

0.111

2.950

0.076

6.828

P值

0.966

0.000

0.912

0.005

0.940

0.000

2.3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 3 治疗效果[n(%)]

组别(n=21)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12(57.14)

7(33.33)

2(9.52)

19(90.48)

对照组

5(23.81)

8(38.10)

8(38.10)

13(61.90)

X2

4.725

P值

0.030

3讨论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的产生之后,在发病的较短时间之内,患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为肝功能失代偿,相较于急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更为严重。为了能够确保患者在寒冰之后得以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建议在疾病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4]。其中,以往最为常用的治疗措施为血浆置换其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治疗功效主要表现为将血液中的胆红素及中、小分子毒性物质去除掉,并且会为患者输注置换液,经过对患者实施治疗之后,促使机体中的环境得以显著改善,避免肝脏出现严重的负担,修复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再生[5]。但是血浆置换治疗措施在实际的治疗期间,对血浆有着较高的需求量,由于血制品比较珍贵,且医院血库中的血资源比较稀缺,因此对血浆置换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上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诞生了双重血浆吸附治疗措施,完成了对血浆分离技术的应用,会分离出血浆,并吸附胆汁酸及胆红素,患者机体中的炎症因子及毒素能够被清除干净,对于患者出现脏器功能衰竭起到了预防功效[6]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的结果为,血清总胆红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治疗中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措施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价值高。

    综上所述,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治疗中实施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措施,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秦华,魏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19,34(7):633-636.

[2]杨晴,耿强,孙长峰,等.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的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7):430-435.

[3]李永超,任红军,刘磊,等.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2):236-239.

[4]董静,刘龙梅,陈照林,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5):687-690.

[5]吕云云.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1):72-75.

[6]沈扬林,谭可平,游忠岚,等.血浆置换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3):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