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传染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

齐业俊,邱明梅,周金凤,李艳红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的风险,总结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去年我院感染科护理工作,评估风险因素,总结相关风险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去年一年我院传染科病房出现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为2.1%,消毒无效事件发生率为2.7%,消毒剂损伤事件发生率为2.0%。结论:对传染科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传染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果没有严格的预防和控制,它们可能会引起广泛的传播,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还会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传染病患者通常需要在感染科接受治疗。在对这些患者进行干预时,应加强风险预防和护理措施,否则可能会在医院或医务人员中引起感染。传染病病房的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并在明确界定护理风险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确保有效控制感染源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为了进一步总结感染科的风险预防措施,本研究分析了近1年医院感染科的护理工作,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以我院传染科室的14名护理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3名,其余1名为护士,年龄在21岁-50岁之间,平均(35.6±4.6)岁,其中本科及以上文凭共12名,另外2名为大专文凭。

1.2方法

1.2.1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

(1)护理操作中的风险。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一些传染病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专业的认识,对工作内容不认真负责,更多以主观的意愿进行护理操作,没有严格执行护理管理流程,导致医护矛盾的出现。同西方国家相比,关于护理患者的身心需要的满足及其伦理知识的认识,我国尚需加强和完善。

(2)服务环境风险。服务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从事传染病工作的护理人员不仅要面临感染的风险,还要应对大量患者的环境噪音。因此,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对传染病护理至关重要,是降低护理传染病风险的重要手段。

(3)医护人员的职业防范意识薄弱。部分医务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安全意识淡漠,缺少对感染的警惕性,忽视了自我保护。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能力不够、保护技能欠缺致使其在进行感染防控作业中心理负担增加,对作业产生厌倦,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防控成本。

1.2.2防范措施

(1)强化护理人员训练,训练教学内容一般包含:①传染病防治法等知识,明晰医护人员责任与权限。防止因护理人员工作原因引起医疗合同纠纷。组织护理人员仔细了解、熟悉《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具体内容,使之清楚自己的责任。并要求医护人员根据工作程序,按时填写好传染病报告卡并将其外送或上交相关主管部门。②护理人员基础专业与技能训练。提高护理人员基础和专项的护理人员作业、药物等专业技能;拓展护理人员知识,使之在护理人员中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病情的进展,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等。③医疗交流技能训练。强调护理人员工作要应用良好服务语言;重视病人隐私和自主权;注意与病人进行交流。④应急预案训练,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风险事故。

(2)改进工作流程管理,包括:①改进工作流程。例如,在药物风险管理方面,由两名护理人员共同负责药物的分配;在交付药物之前,检查患者的病情和药性,检查药物的规格和有效期,以防止药物分配不当和缺乏;避免因误用药物引起的事故。②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③改善常见和特殊疾病护理指导,并对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例如,对于医院感染、压疮、静脉炎等常见并发症,定期进行检查、体位变换、口腔和身体清洁、按摩等特殊措施。

(4)注意与患者沟通,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更多病情信息,发生回避、抑郁的情况时及时安排专人指导干预。

1.3观察指标

系统了解感染科收治患者的身体状况,分析预防对策实施后1年患者出现感染的发生率。

1.4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算数据,如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使用X检验,(n,%)表示计量数据,如数据中的平均年龄,表示为(x±s)。当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去年一年我院传染科病房出现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为2.1%,消毒无效事件发生率为2.7%,消毒剂损伤事件发生率为2.0%。

3.讨论

传染科是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干预的主要科室,这些病人容易引起感染,如果传染了,不但会造成病人症状严重,还有可能会造成护患、医疗矛盾,使医生的常规治疗功能受到干扰。所以,传染科护理人员除对病人进行一般的治疗护理之外,更应重视对传染病传播的防治工作,对传染源进行合理管理,使传染病的传播进一步地扩散并得以遏制。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专业性,是有效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重要保证。仔细分析病因,灵活应对问题,有效地实施措施是现代护理风险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重视管理工作流程监督,坚持不懈,使工作措施流程成习惯是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定期开展护理人员风险教育、加强业务能力训练、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人人都参加管理。创造工作条件,培养医生业务素质。针对刚上岗和轮转的医务人员,实行一对一带教,并建立了单独上岗的护理人员长考核制度,每天进行业务学习,以及每天开展的规章制度、知识和技术考核。对工作表现好的护理人员表彰鼓励,对责任心不好的批评引导,在必要时实施教育惩戒。做到奖惩分明。通过定期举办的护理人员讲座,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倾听大家建议,成为护理人员的贴心人和管理者,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传递护理人员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命感,让人人切实地做到以患者利益为核心,积极参与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达到护理人员服务零缺陷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彬彬, 传染科门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和部分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09-20.

[2]杨彩霞. 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84-85+88.

[3]李琳琴,陈烨,牟林静. 风险管理对传染科护理人员传染预防意识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47-148.

[4]胡艳. 感染科护理风险及对策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5):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