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减轻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预见性护理对减轻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钟婧婧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干预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于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设立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设立对照组延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内数据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放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预见性并发症;宫颈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护理效果

本项研究特选取7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于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7例,年龄在25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25±3.05)岁,其中Ⅰ期患者9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16例;对照组患者37例,年龄在24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72±2.98)岁,其中Ⅰ期患者7例,Ⅱ期患者13例,Ⅲ期患者17例;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均自愿或遵医嘱接受放射治疗;(2)患者及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3)治疗依从性好;(4)患者年龄在25岁到70岁之间,均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患者;(2)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资料做客观比对,提示可于下文开展比较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加强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针对放射治疗重要性、治疗原理、预见性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对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提供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2)心理护理:由于宫颈癌肿瘤偏恶性,加之放射治疗的不适感,治疗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患者内心易滋生焦虑、抑郁、厌世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不抱有希望,护理人员要坚持人文关怀理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巧妙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战胜自身恐惧:(3)饮食指导:由于放射治疗会对患者胃肠粘膜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情况,建议患者正常进食,确保机体所需的营养,建议患者多食用维生

素含量高,优质蛋白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出现肠敏感症状;(4)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若患者出现腹泻、肛门坠痛、肛门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对症给予灌肠措施,保持肛门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必要对患者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1.3评价标准 本项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描述,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描述,并用配对样本x2检验,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的临床效果差异,将P<0.05作为表示数据差异存在显著差异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对比 见表1,研究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内数据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对比[n/%]

组别          n          发生例数          发生率

研究组         37             8              21.62%

对照组         37            19              51.35%

x2                                                              8.188

P值                                        0.004

2.2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SAS及SDS评分对比 见表2,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组内数据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均有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SAS 及 SDS 评分对比[x±s,分/n=37]

组别          生活质量          SAS          SDS

研究组       70.16±10.25     2.62±0.23     2.05±0.31

对照组       58.43±9.43      3.49±0.42     3.12±0.38

t值            5.123           11.051       13.272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放射治疗临床多用于恶性肿瘤,帮助患者缓解癌细胞进程,提高患者生存率。放射治疗会对相邻的靶器官造成损伤,由于宫颈癌放射区距离直肠相近,极易导致直肠炎的发生,加重患者痛苦,降低放射治疗效果,减少因放射治疗导致的直肠炎,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预防性护理干预针对预见性并发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少因心理因素加重并发症发生几率,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少直肠炎发生因素对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本项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SAS及SDS评分低,较比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综上,预见性护理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放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振娟,葛芳,郭琳等.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12-213.

[2]王静华.318例宫颈癌病人行放射治疗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150.

[3]王丽.全程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疗患者放疗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597-2600.

[4]王玉华.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腔内放疗的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33-234.

[5]卢丽莉.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