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正畸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3

成人正畸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司徒宝媛

佛山市口腔医院  同济西门诊部 528000

【摘要】随着医疗观念逐步改变,人们对口腔健康与面部美观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日益增长,成人对于错牙合畸形矫治优化、自身形象改进、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不断提高。正畸治疗不仅在青年群体中发挥作用,需要正畸的成人数量也逐步增加,如何有效提升成人正畸治疗与护理质量是当前研究所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成人正畸的治疗措施与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成人;正畸矫治;护理

近年来,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日渐强烈,成年人骨改建所需时间较长,且口腔卫生条件不良所诱发的牙周病问题也有所增加,加之成人受体质状态、个人职业、口颌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1],以致成人正畸呈现复杂化特征,其矫治目标和矫治方法等均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有所差异[2]。因此,对正畸医生在矫治成人群体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出新的治疗与护理模式致力于解决成人正畸矫治问题[3]。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成人正畸的治疗及护理对策的应用价值。

1 成人正畸矫治相关研究

1.1 自锁托槽矫治

在成人正畸治疗中,受牙周炎发病反复,牙周组织抵御力降低等因素影响,在承受正常咀嚼外力时会进一步提高牙周膜内应力,继而进展为继发性咬牙合受损,加剧牙齿错牙合畸形[4-5]。特别是年纪偏大者,牙齿已缺少生长潜力,牙周组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减少了正畸矫治的刺激性抵抗能力,可能会加重牙周炎症状。为此,在成人正畸矫治中,需提供温和轻柔的间歇矫治力,防止牙周局部力量较大,进一步移动牙齿,促进牙列组织结构修复,并有助于保障牙周健康[6]

自锁托槽是成人正畸治疗的常见矫治方式,其预防了传统弓丝结扎,具有简单的托槽表面结构,可促进口腔清洁,但在对牙周微生物环境中的影响尚缺乏明确定论。宋元玲等人[7]对94例行牙齿正畸患者作为观察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自锁托槽矫治组的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心理沟通、生理障碍、社交困难、心理阻碍和残障评分均高于传统托槽矫治组患者(P<0.01);且自锁托槽矫治组的龈沟液中IL-1β以及TNF-α指标也低于传统托槽矫治组患者。由此提示传统托槽矫治组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牙周状态改善,利于口腔健康,减少牙周环境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1.2 无托槽隐形矫治

在无托槽隐形技术应用于成人正畸矫治中,有研究报道表明,对于隐适美应用早期,隐适美只适于对轻至中度的拥挤进行矫治,关闭散隙。随着医疗装置不断优化,有分析认为隐适美可以对安氏Ⅱ类错颌、开牙合等更为复杂的病例进行矫治[8]。但这种矫治器为一种活动矫治器,患者配合及依从性是保障临床疗效的重点,因此需确保每天戴用时长至少为22小时,以免无法获得预期疗效。另外在牙齿三维移动方面,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缺乏充分控制,且存在费用相对较高等因素,因此该矫治器尚无法取代传统的固定矫治器[9]。此外,有研究报道提出隐适美在牙龈组织中的长期影响尚未明确,因此还应通过更多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1.3 多学科联合矫治

年龄、复杂的口内缺失牙、系统疾病、口腔疾病与各类社会心理因素等促使成人正畸治疗形成一种几近个体化的干预方案。而复杂的成人正畸治疗则需多种学科协助参与,包括牙体科、种植科、牙周科、关节科、修复科等。在矫治颌骨畸形中,还可能要求正颌外科、放射科医生联合制定矫治方案。在正畸矫治前,医生需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全方位开展口内检查,通过放射线对牙槽骨吸收状态进行分析。在正畸过程中,还应提供针对性的口腔卫生管理,并和牙周科医生紧密配合,密切观察牙周状态[10]

为了促进口颌系统良好恢复,保障其美观与功能,在矫治完成后可能还要求牙周医师与正畸医师共同进行评估,必要情况下实施牙周手术治疗,或是由修复科和种植科医生辅助修复缺牙间隙等;此外,应仔细检测患者的咬合情况,保证没有发生咬合创伤以及不良咬合诱导。

2 护理研究在成人正畸中的应用

2.1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

知信行理论模式是一种阐释个人知识与信念如何对健康行为进行影响的模式,其基于知识,以信念为动力,将行为作为目标。这种模式将行为的转变分为3个持续过程,包括获得知识、信念建立及行为形成。钟雨濛等人[11]经研究发现,知信行模式有助于降低固定矫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促进其口腔健康状态改善。该研究在积累知识阶段,术前由主诊医生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理解能力予以椅旁言语宣教,引导患者对正畸形成正确认知,促进患者对错牙合畸形形成全面认识,同时明确其危害,着重介绍治疗计划与相关的注意事项。此外,发放错牙合畸形与治疗知识有关的问卷调查,评估每个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并结合患者个体在认知中的差异给予个性化宣教。宣教形式涉及面对面教育﹑微信指导﹑视频宣教等;在构建信念阶段,在明确治疗计划和执行初期,以言语沟通为主,并利用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在矫治过程中,还可鼓励患者家属积极支持和配合,坚定患者维持健康口腔行为的信念;在行为形成阶段,针对性指导和评估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口腔保健行为实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培养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

2.2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指在患者就诊期间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指导,促进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愉悦状态,保障临床工作有序实施,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12]。舒适护理模式注重基础护理和舒适护理相联合,通过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提供亲切周到的护理服务,构建相互平等的护患关系,提供良好的就诊氛围,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改善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徐静等人[13]入选口腔正畸门诊患者97例进行分析,引导患者行舒适体位,促进其维持放松姿态,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依据患者诉求基于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予以语言安慰,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建立治疗信心;术后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详细讲解术后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及相关并发症的防范知识,告知患者复诊的相关环节与预约方式等,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就诊方式。其次,护理人员在配合相应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介入到治疗和护理中来,不仅有助于患者掌握自身情况,还能促进其产生一种安全感、认同感,增强患者在诊疗中的主动性,加强其护理满意度和就诊舒适体验。经舒适护理后发现,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口腔知识的认知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2.3 精细化护理

精细化护理管理为一种新型干预模式,其特征可表现为规范、准确、细致、深入。精细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促进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同时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医院护理质量的增强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均有着积极作用。王馨妍等人[14]探讨了口腔精细护理应用于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中的价值,为患者发放口腔保健与矫治后干预的一系列资料,并详细介绍资料内容,主要涉及不当的饮食习惯及托槽脱落和口腔卫生之间的关联,督促患者更正确地了解预防托槽脱落的要点。此外,通过口腔模型示范有效合理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早晚与饮食之后,并在刷牙后通过冲牙器清洗患者口腔,提醒患者借助正畸牙刷进行刷牙;另一方面,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分析患者内心诉求,纠正其不正确的观念,及时予以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结合患者病情与个性,明确自我效能锻炼方案,并及时调节矫治器弓丝、橡皮圈等位置;严格根据医嘱采用橡皮筋,避免随意增减橡皮筋数目,提醒患者定期至医院复诊,如果在矫治过程中发生矫治器脱落的现象,则需将脱落物采集完整及时来院复诊。经护理后发现,口腔精细护理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显著低于常规口腔护理组(P<0.05);护理1个月后,口腔精细护理组的牙釉质脱矿指数与牙龈指数均显著低于常规口腔护理组(P<0.05);另外治疗半年后,口腔精细护理组的牙菌斑指数也低于常规口腔护理组(P<0.05),提示了口腔精细护理应用于固定正畸矫治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牙龈健康状态,减少牙龈指数,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风险。

2.4 基于五步法问题解决的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正畸治疗口腔卫生宣教,针对性不足,且宣教内容缺乏多样性,在增强患者依从性上效果较微[15]。“五步法”问题解决护理模式注重个体化护理服务的落实,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对症的护理手段,该护理模式包括提出问题、评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与评价等方面,以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相较于常规护理更有专业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强调个体化护理。

贾晓娥等人[16]在研究中发现,“五步法”问题解决组的口腔卫生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反映了“五步法”问题解决模式护理有助于提升口腔卫生优良率,促进牙釉质脱矿指数、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降低,推测原因可能在于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相关的问题模式和患者开展面对面交流,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同时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掌握其病情变化,以进一步达成护理目标。此外,密切关注患者口腔问题与咬合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状态。在正畸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将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结合呼吸频率达到注意力的改善作用,继而增强患者自制力;同时巩固患者对口腔预防知识的认知程度,熟记各项合理的口腔清洁方式,例如牙刷、牙线、牙间距的争取使用方式;其次,在贴托槽前为患者牙齿涂氟,避免牙齿脱矿进展,使得已脱矿牙面发生再矿化,做好口腔保护工作,避免口腔感染,继而改进患者口腔卫生状态,进一步恢复患者的口腔健康。

2.4 延续护理

正畸矫治需长期提供持续性的专业指导,患者需要一种合理高效的护理模式及时解决治疗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常规就诊模式在院外无法确保患者和医师及时沟通,若出现症状则需返院问诊,增加患者就诊时间[17],且医生难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加之患者可能无法坚持持续治疗,甚至中途放弃。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微信是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线上进行医患沟通,以获取医生的专业指导。此外,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也具备一定的监督作用,医生可精准掌握患者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了解正畸进程,并指导患者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确保正畸矫治的延续性,改善患者不适感。王楠楠等人

[18]经研究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正畸矫治患者牙菌斑指数与牙龈指数,促进牙周炎的发生风险下降,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正畸矫治患者牙周炎的发生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该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延续护理措施,如建立相应的护理微信群,通过“正畸矫治口腔护理知识50问”评估患者的饮食管理、口腔和卫生管理与正畸自我监测等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在延续性护理微信群中开展线上活动,在公众号上发布正畸矫治牙周炎有关的科普知识;此外,定期通过文字、视频、图片、语音等方式发送正畸治疗的自我护理知识,并详细对患者进行微信群答疑,例如饮食计划的更新和搭配、焦虑等负性心理的疏导、口腔护理方案的调节、卫生监测频次和正畸目标的动态改进等,同时每日定时针对患者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和解答。通过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患者在院外也能接受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服务。

3 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成人的正畸效果比不上青少年,但此差距随着成人正畸治疗手段和护理的多样化和合理化正不断减小,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舒适护理、精细化护理、基于“五步法”问题解决的护理、延续护理等逐步应用于成人正畸治疗中,并获得一定效果,同时今后仍待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研究,持续性改进成人正畸治疗和护理的相关对策,并对成人群体的正畸治疗与护理进行更为缜密的评估,适当开展多方面的联合干预,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丹,李阳飞,梁晓伟,等. CBCT评估成人正畸治疗中前牙牙根吸收情况的前瞻性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4):529-533.

[2] 王晓婷,陈荣敬,房兵. 甲状旁腺激素应用于成人正畸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9,17(2):113-117,127.

[3] 王鑫. 优质护理在成人牙周病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2):190-192.

[4] 田雪.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10):636-639.

[5] 胡青. PAOO在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2,38(7):444-446.

[6] 张栋,程洁,李娟. 成人开患者伴颞下颌关节紊乱正畸治疗后长期稳定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5):3916-3919.

[7] 宋元玲,冯驭驰,李晓刚,等.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成人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牙周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17,26(2):111-113.

[8] 王林娜,张钰泽,葛晓磊,等. 成人骨性Ⅲ类错掩饰性正畸治疗前后切牙区牙根吸收的锥形束CT定量分析[J]. 口腔疾病防治,2023,31(1):34-39.

[9] 熊佩文. 正颌联合正畸矫治牙颌面畸形的临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3):122-124.

[10] 徐晓明,李慧丽,刘东艳,等. 综合护理模式对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354-1355,1360.

[11] 钟雨濛,陈栋,谢畅,等. 知信行模式在正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口腔疾病防治,2018,26(9):598-600.

[12] 冯明玉,李丽. 固定正畸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676-1680.

[13] 徐静,朱金艳. 舒适口腔护理理念在口腔正畸门诊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669-670.

[14] 王馨妍,王欢欢. 口腔精细护理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探讨[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5):171-173.

[15] 张丽萍,楼志平. 口腔正畸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干预[J].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2):320-323.

[16] 贾晓娥,任昊天,陈静. "五步法"问题解决模式在正畸治疗患者个体化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22,31(7):153-156.

[17] 吴素静. 心理护理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3):485-486.

[18] 王楠楠,赵彩均,王媛媛.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正畸矫治患者牙周炎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6):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