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管制运行效率提升方式研究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机场管制运行效率提升方式研究论

王颖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5600

摘要: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空中交通管理已经成为航空出行的重要交通环节和组成部分。机场控制在航空旅行的安全、服务、标准化和效率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的机场管制系统有待完善,可能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在民航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场的服务保障能力已然成为制约民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场场运营模式,不断提高的航班数量对现有场场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运营效率亟待提升。根据此,本文主要探讨提升机场停机坪管制效率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场场控制;效率提升;妨碍

引言

近年来,国内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面对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和人们对航空出行准时性的要求,机场管控体系逐步完善,空域结构调整,滑行道、航站楼和停机坪数量大幅提高。机场塔台被认为是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充分保障空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才能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有效降低旅客航班延误率,提升空管运行效率[1]。近年来,机场停机坪的控制权已完全移交。从交付的机场来看,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效果,安全、效率和服务都得到了提升。目前,堆场控制行业仍处于初步实施和稳定发展阶段,各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旅客流量逐年提高,给机场容量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机场有效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提升机场的运营效率,机场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座位并排、最短的旅客步行距离、完善的跑滑系统、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全方位便捷的机场,为运输、设备和人力储备充足。

1 概念理解

1.2机坪管制

简而言之,停机坪控制是机场AOC的一部分。通常,停机坪负责管理飞机从停机坪到主滑行道(退出-开始-滑行),堆场内车辆、人员多;堆场作业准时性强胶圈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人员素质场内参差不齐;场内保障作业系统化场内工作单位多,职责界限不明确,管理难度大缺乏统一的管理功能。

1.4机场运营效率

机场运行效率能够理解为机场运行环节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机场运营效率就是围绕座位效率、登机效率、滑行效率和协调效率构建评价机场运营的指标。其中,车站效率涵盖桥梁通行率、廊桥周转率、换站率、换站时间等指标。登机效率涵盖换门率、换门等待时间、单位旅客登机时间、旅客登机等待时间。

2 停机坪管制对机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航班数量不断提高,机场地面交通流量也不断提高,停机坪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以空中交通管制塔台为代表的原有飞机停机坪运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应构建以场控为主的机场地面运行管理机构。成为机场整合机坪资源、保障安全运营、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机场运营效率的新契机。结合国内外机场场控实例,借助场控优化场内资源配置和飞机滑行路径,更及时、准确上报场内特殊情况信息。借助天台管控,优化飞机拖航和试飞管理,提早起飞、提早转场、放行早起飞航班,提升航班正常指标。在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机场停机坪管制是顺应发展变化对行业运行模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提高民航安全保障和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3机坪管制在机场运行效率中的关键点

3.2构建场控交接程序

机场控制交接具体是指各控制单位之间飞机控制职责的转移,以保证飞机指挥的系统化发展。同时,合理划分管控责任,避免责任冲突、覆盖不全等问题,最大限度保障飞机安全运行[1]。在机坪控制交接过程中,应当需要结合航空地面控制,从飞机起飞、降落和离港过程中的交接程序设计入手,构建完善的机坪控制交接程序,确保顺利进行。庭院控制权的转移。具体交接任务涵盖预交接、沟通交接、责任交接等。

3.3增强场管人员培训

机场将停机坪管制员列为自身培训体系,在培训要求和内容中提高停机坪管制服务,对合格的停机坪管制员颁发服务证书。停机坪交接是民航局近年来深化民航改革的重要举措。有效培养训练场控人员,对于提升场控人员综合水平,增强民航三大基地建设,提升机场管制服务保障水平具备重要意义。培养训练过程可采取使用多维、立体、完整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来自机场行业领先专家在予以从准备到运营的飞机停机坪控制方面的共享经验。讲者也对有所关联的停机坪管制规章制度进行了说明,借助科研基地停机坪控制的真实模拟器操场,模拟器教官对学生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实战训练[2]。

3.4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堆场控制和中转管理的目的是提升机场的整体运营效率,避免因堆场运营问题造成航班延误。考虑到全国机场航班数量和客流量的不断提高,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庭院和管理交通。同时,为确保船厂真正的运营效率,应当需要实施新的控制权交接程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人员培训,了解各系统的操作方法和中转程序场。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3]。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不再得以依靠人工管理来完成堆场指挥工作。而是应当需要依靠野战监视雷达和多点定位设备来完成对飞机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指挥,保证信息传输的效率。此外,机场要加速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与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构建密切联系,完善电子化转接功能,在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院区管控水平。

3.6利用系统功能模块,提高机坪管制效率

能够保证停机坪控制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停机坪指挥的高效开发。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基础数据管理与查询模块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堆场的运营状况,提升基础数据处理效率,减少误操作和管理冲突的可能性。

3.7推出预管理思路

预发布管理是对发布操作过程的主动监控和优化。借助优化投放流程,科学投放,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投放效率。主动提前做好部队下一步作战准备,减少地面保障时间,节省地面资源占用时间,大幅提升部队服务体验。促进达成工作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采集开舱门、加油、装载、登机、关舱门等安全节点时间,并对航班运行情况进行监控。(2)提前向机务人员发布航班起飞指令和时间,机务人员提前安排拖车,完成关闭舱门、拆桥等安全工作后起飞。(3)在登机时间主动与航空公司互动,全面提供更准确的登机参考时间。(4)做好发车前排查工作,减少出租车与出入口冲突,提升安全运营水平。

结语

空中交通管理已成为公众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机制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从组织架构、模式建设、技术人才引进、素质技能提升、科学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我国空管机场管控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营效率,保障人民出行体验,最终做到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铭.如何应对机坪管制工作场所变更所带来的风险隐患?——以太原机场机坪塔台启用为例[J].中国航班,2022(01):90-92.

[2]陈逸飞. 机坪管制移交背景下的机场运行效率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20.

[3]党斌.浅析浦东国际机场机坪管制自动化系统[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109.

[4]肖志成,张秋.机坪管制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发展思路[J].民航管理,2019(03):47-49.

[5]李国竞.民航机场停机位信息多平台交互系统设计与应用[J].科技风,2019(12):192-193.

[6]王梦丽,聂润兔,张兆宁,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机场管制系统运行效率评估[J].航空计算技术,2019(4):6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