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主义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基于构建主义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熊,琳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     重庆市垫江县   408300

摘要:数学新课改以来,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观念愈发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大多数初中生仍处于“被接受”的状态,限制其发展。改变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大力弘扬基于构建主义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构建主义的发展、构建主义的价值体现,以及在初中数学中如何利用构建主义思想在文中作了探讨,以期能促进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建主义;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一、构建主义教学思想在初中学校教学中的发展与现状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由来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有的著作也翻译为结构主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后来,建构主义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1]。众所周知,教师、学生、教材这3个要素是传统教学过程所包含的,现代化的教学过程,我们增加了“媒体”这个要素,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才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可以称之为有机整体,我们把现在所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称为“教学模式”。

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需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帮助学校解疑答惑,还要称为辅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推动者,或者说是指导者,真正帮助初中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主义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发展与现状

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更多挑战。一方面,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惰性较强,同时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和自我约束管控能力;另一方面,初中数学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和高中数学教学没有多大本质区别,没有考虑到初中生的特点,导致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十分低效[2]。 那么就需要构建有效的、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数学成绩,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抽取了笔者所在区县15名初中数学老师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访谈的形式,针对在课堂教学中要不要使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如何使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方面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工具,得到如下统计结果:

表 1 数学教师希望学习构建主义教学模式的知识统计表

希望学习的知识领域                      出现次数与占比    备注

构建主义的基本观点                         12     80.00%

构建主义如何运用到数学教学                 13      86.67%

构建主义运用的效果                         14      93.33%

构建主义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2      8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县初中数学教师虽然几乎没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入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但还是肯定了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并希望学习相关方式方法,以便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主义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

(一)提升学习兴趣的价值体现

我始终认为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较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公式的运用,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的系统性比较严谨,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运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能形象的把实际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把学生熟知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模型简化数学的理论,就能够较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数学能力培养的价值体现

我们现有的初中数学课本中,几何和代数是相互出现的,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学生深入学习,慢慢找到构建的感觉,在原有知识认知的基础上,自己构建出个体认知体系,然后在学习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

(三)创新意识培养的价值体现

初中教育只是人生中的一段过程,我认为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就十分必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学会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解决方案到最终实施,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构建主义的初中数学教学构想

(一)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之前欧共体发布过“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相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就成了:“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我们让学生自己挖掘,因为大多数初中学生的独立探索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让学生开始探索前,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提示,然后让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进行协商、讨论、协作学习。在分享小组或者团队的思维构建成果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对当前所学的新概念完整、全正确的理解,我们意义建构的目标达成。最后我们在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开展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进行巩固。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 Instruction)

因为物质的复杂性和现象的多面性,要实现对事物的实质以及事件间相互关系的充分认识与把握、并真正实现对所学内容的完整而深入的内涵建构是非常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方面思考才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不让这些弊病出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进行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氛围下,为达到不一样的教学目的,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而言之,我们的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到我们的教学内容,获得对某个问题的多方面认知或理解,达到“随机进入教学”的目的。

众所周知,要提升数学思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我们数学课堂复杂多变,同一个教学内容会因为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授课氛围不同、时间不同,学生的理解层度也不会相同,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随机教学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结果。

四、结语

基于构建主义的初中数学教学是顺应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而当下的初中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标准。初中数学教师需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把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运用于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并学习数学知识点,掌握初中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同时采用多元化、高维度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良好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综述[J].教育现代观,2018(3).

[2]  黄鹰.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