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过程分析及安全设计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汽车碰撞过程分析及安全设计要点研究

刘科铭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41

摘要:汽车碰撞是影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汽车碰撞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汽车进行安全设计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汽车碰撞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安全设计要点,包括车身刚性设计、安全气囊设计、车脸及车灯设计、坐椅及安全带设计和制动系统与防抱死系统设计等。最后,则讨论了汽车安全设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汽车碰撞过程的分析和对汽车安全设计要点的研究,可以不断提升汽车的安全性,为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减少贡献力量。

关键词:汽车碰撞过程分析安全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上升,而汽车碰撞则是其中不可避免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汽车碰撞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汽车进行有效的安全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汽车碰撞过程分析和汽车安全设计要点入手,探讨如何对汽车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设计。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汽车安全设计方面的探讨和发展趋势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汽车安全性,为交通安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汽车碰撞过程分析

汽车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在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辆的速度、方向和受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碰撞的结果和事故的后果。因此,对汽车碰撞过程进行分析,充分理解碰撞过程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碰撞刹车距离和时间

碰撞刹车距离是车辆在发现危险情况时从刹车踏板被踩下到车辆完全停止的距离。该距离与车速、地面摩擦力及刹车制动力等因素有关。在碰撞过程中,刹车距离决定了车辆与碰撞物的相对位置,进而影响碰撞的角度和速度。刹车时间也是车辆在解决危险情况时需要的时间。快速反应和正确判断能够缩短刹车时间,减少碰撞后果。

(二)受力分析及变形过程

在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辆通常会受到不同的受力。受力大小和方向会影响车辆的变形过程。汽车碰撞时,车辆与碰撞物之间互相产生撞击,力的方向通常与碰撞物的运动方向相反。车辆急剧减速、刹车、撞击等情况都会导致车身变形或破裂。在变形过程中,车身的形状和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因此,在设计和生产汽车时,需要考虑车身的耐撞性和防护层。

(三)碰撞事故分类

碰撞事故通常可分为前、后、侧碰撞等类型。前、后碰撞由正前方和正后方的碰撞构成,主要是因为油门和刹车失控导致的,特别是在行驶状态下。侧碰撞指的是一辆车与另一辆车(包括垂直于方向的)或静止障碍物的侧面相撞,产生的碰撞后果通常比前后碰撞更严重。

(四)事故原因分析

汽车碰撞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驾驶员失误、机械故障、天气影响等因素。其中驾驶员失误是汽车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驾驶员疲劳、酒驾、超速等。机械故障包括刹车失灵、转向不灵等。天气影响包括雨雪天气、大风等。

二、汽车安全设计要点

汽车安全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在不断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注重车身刚性、安全气囊、车脸及车灯、坐椅及安全带、制动系统和防抱死系统等设计方面,以确保车辆在行驶中具有最大程度的安全性能。虽然完美的安全设计可能不会完全消除汽车事故的发生,但是它能够极大的减少汽车事故的损失。因此,车辆的安全设计必须得到重视,确保设计的各个方面与人类安全的需求相一致,以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和后果。

(一)车身刚性设计

车身刚性是汽车设计中十分关键的一项因素,它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汽车设计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优化。一般而言,车身刚性的考虑主要从稳定性、强度和车辆对路面地形的适应性等方面入手。

第一、从稳定性方面来考虑。车身的刚度水平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变形程度越小,这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加自信地驾驶。而如果车身刚度不足,则车辆可能会出现摆动或者失控,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第二、从强度方面来考虑。车身需要具备足够的韧性和强度,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和分散冲击力量,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在汽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车身基本材料、结构件的尺寸和结构形式、焊接方式等进行适当的优化和改善,从而加强车身刚性和强度。

第三、从车辆对路面地形的适应性方面来考虑。在车身刚性设计中需要考虑底盘高度、悬挂系统、轮胎等方面。底盘高度需要根据车辆用途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车辆在不同路面状况下有足够的通过性和适应性。悬挂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身质量、车速等因素,以保证风险安全稳定和行驶舒适性的需求。轮胎的系数的选择也会对车身刚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轮胎系数会影响车辆对路面的牵引力和抓地力。

总之,车身刚性是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并需要与联合主动安全系统(ADAS)等其他安全设计因素结合,共同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和安全。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汽车在刚性设计,特别是轻量化设计方面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

(二)安全气囊设计

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车辆碰撞时能够通过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足够的保护,减少碰撞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安全气囊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气囊尺寸、安装位置、气囊充气速度等因素。

安全气囊设计的第一要点是正确的安装位置。一般来说,安全气囊一般要分别安装在驾驶员和乘客的控制面板处,以便在碰撞时迅速充气,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足够的保护。在安装时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从安全角度出发,为避免气囊充气时给人体带来过高的刺激,必须避免在充气前将背部或脑部靠近气囊的位置。

第二个要点是气囊充气速度的控制。安全气囊在充气时需要迅速充满,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充分的保护。然而,在充气速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气囊充气过程中会产生过高的气压,从而可能会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安全气囊的设计需要考虑充气速度和充气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合理的压力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气囊的作用,减轻意外伤害。

最后一个要点是气囊材质的选择。安全气囊的材质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充气前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充气后要具有一定的抗撕裂能力,以保证气囊在撞击瞬间稳定充气并对人员产生有效的保护。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气囊的抗坠落力,以避免其在撞击后过度弯曲或被击碎。

总之,安全气囊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位置、充气速度、材料等等。通过合理的设计,安全气囊能够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使得车辆乘员在意外时受到的伤害得到最小化的减少。

(三)车脸及车灯设计

车脸和车灯是汽车外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汽车安全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汽车安全设计中,车脸和车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能见度、照明效果、稳定性等等。

首先,车脸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行车中的能见度。良好的车脸设计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更加清晰的前方视野,避免视线被遮挡。此外,车脸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车辆在撞击时对行人和其他车辆产生的危害。对于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而言,车脸的设计还需要具备降低空气阻力的效果,以提高其行驶稳定性。

其次,车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行车中的照明效果。良好的车灯设计能够为夜间行车带来更好的照明效果,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此外,车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驾驶环境下的照明效果,如在雾天、雨天等特殊气候下的照明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车灯的设计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和组成方式,以提高其化水性。

最后,车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稳定性和耐用性。良好的车灯设计应具备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行驶中不断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此外,车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耐用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的使用效果,不容易受损或出现故障。

总之,车脸和车灯的设计在汽车安全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需要考虑到行车中的能见度、照明效果、稳定性及耐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车脸和车灯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和照明效果,同时产生较小的碰撞对行人和其他车辆造成的危害,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坐椅及安全带设计

汽车的坐椅与安全带设计直接影响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在坐椅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乘客的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性,在坐椅的支撑、弹性、调节性以及中央扶手的位置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坐椅的支撑性能能够减少乘客在长途驾驶时的疲劳感,而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坐椅扶手的位置也可能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发生碰撞后能够有效地控制乘客的身体位置。此外,坐椅设计还需要考虑儿童安全座椅的配备,以保护儿童的安全。

安全带是汽车安全性能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在车辆碰撞时,能够保护驾驶员和乘客身体不被猛烈冲击的关键部件。在安全带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强度、张力、锁定机构、调整功能等因素。而在驾驶员和乘客的位置上,车辆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则互相补充,在碰撞事故中,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五)制动系统与防抱死系统设计

制动系统是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设计,也是汽车行驶中最关键的部分。一个优秀的制动系统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制动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刹车响应速度、制动稳定性和抗附着力变化性等功能。为此,在制动系统的设计中,一般采用高效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技术,能够将速度迅速地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制动。

在现代汽车制动技术中,防抱死系统(ABS)被广泛采用。ABS能够有效地减少驾驶员在制动时可能会失控的风险,提高制动质量和行驶安全性能。它能够自动调节制动器的压力,以保证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避免轮胎抱死,确保汽车在制动时更加稳定。

在汽车安全设计中,制动系统和防抱死系统的设计对于三秒之内能否在紧急情况下停止是至关重要的。制动系统和安全气囊等一同为车辆乘客提供安全保护,并成为汽车安全性能中的两大支柱。

三、汽车安全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的日益重视,汽车安全设计发展也日趋完善。其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以及智能制动及呼救系统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新型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的应用是汽车安全设计的重要方向。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抗拉力和韧性等优点,能够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撞性、抗振性和综合性能,从而为汽车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汽车制造行业中的趋势。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能够提高汽车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从而达到加强整个车身结构的目的。此外,由于新型材料轻薄、硬度高,使汽车在碰撞时吸收能量区域更广,从而大大减缓或者避免了人员伤亡的发生。

(二)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

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也是汽车安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人们汽车驾驶需求的不断提升,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技术手段,智能化的帮助驾驶员辅助行车,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的保障。例如,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借道提示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盲区探测系统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疲劳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并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三)智能制动及呼救系统

智能制动及呼救系统也是汽车安全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紧急情况下,该系统能够准确判断车辆的状态,通过智能制动系统控制车速、避免发生事故。同时,在发生紧急情况后,智能呼救系统能够及时给予响应,通过紧急呼救信号的发出,向救援部门传递求救信息,从而能够及时救助伤者,减少受损损失。

结束语

多年来,汽车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追求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认识到,汽车碰撞并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通过合适的安全设计和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极大地降低碰撞对人们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汽车安全设计的最新方法和发展趋势,同步推广更加先进的驾驶辅助技术和智能制动及呼救系统。只有从多个方面协同作用,才能确保车辆安全性能得到持续提高,为人们平安出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龚清阳,王广逸.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设计和改进[J].时代汽车,2023(1):130-132

[2]杨凌峰.浅谈汽车碰撞过程分析及安全设计要点[J].汽车世界,2019,0(10):50-50

[3]高善平,王忠达.新能源汽车前防撞梁的抗撞性及轻量化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6):99-101170

[4]袁朝春,王桐,何友国,SHEN Jie,陈龙,翁烁丰.传感器感知盲区条件下智能汽车主动制动系统控制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0,51(2):363-373

[5]王士婷,王懿.汽车座椅安全性的若干影响因素[J].轻型汽车技术,2022(7):26-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