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中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中的价值探讨

邬霞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         014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以2021年3月实施常规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率96.11%,对照组满意率88.16%,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6,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3.81,P<0.05)。 结论 医院检验科采血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是极为有必要的。

[关键词]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静脉采血;检验科

检验科在医院中担任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掌握医源性感染的数据,协助院感进行感染控制工作。在整个医疗系统中,静脉采血面临的感染风险极高,是感染高发的地区之一,时常都会有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每天都会有成群的患者在医院来来往往,数目繁多,且每个人的疾病都不尽相同。医生接触乙肝和结核等传染病的血液标本,常常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发生院感的可能性都高于其他科室的医生。如果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则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检验科对于采血的血液标本要求严格,如果采血者未能按照标准进行采血,致使血液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就会使医生误诊,延误患者病情,引起事故纠纷。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提前预判和评估医疗服务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防范,有效减低犯错的成本,对护理服务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3月该院检验科采血窗口实施加强风险管理后的静脉采血患者422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114例,女性患者为1906例,平均年龄(44±2.7)岁,将该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22021年3月实施常规管理的静脉采血患者4 22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114例,女性1906例,平均年龄(44±2.4)岁。两组静脉采血检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精神意识障碍,智力低下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2021年3月检验科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不实行加强风险管理。

研究组:2021年4月于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安全是工作底线的观念。通过组织学习《护士法》《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医风医德建设相关文件,以及邀请潍坊市人民医院医务科权威人士举办典型案例讲座等形式,树立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提高医德水平,强化风险意识,植牢安全就是护理服务底线的观念。②关注服务细节,以制度建设和执行堵上风险的漏洞。对照现行的规范和制度,重新梳理静脉血采集流程,对于其中的纰漏和不适之处,加以修正,并配套相应的监督执行措施。如采血前的皮肤消毒,个别采血护理人员在消毒部位未半干时采用棉签擦干后穿刺,这样做其实效果并不理想。修订后的静脉采血皮肤消毒办法明确规定:静脉穿刺前,须采用无菌棉签浸润5 000 mg/L有效碘的碘伏,以穿刺部位为圆心直径5 cm的范围,从内向外均匀旋转涂擦2遍,至消毒皮肤部位呈现半干燥状态方可行穿刺采血。这细微的操作规范变化,加强静脉采血时无菌操作管理,保证了皮肤消毒彻底。同时门诊部护理组加强对各项制度规范标准的督查,从严从细要求,定期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奖优惩劣,保障加强风险管理的各项举措落实到行动中去。③提高专业素养,靠精湛技术做规避风险的保障。据文献[3]报道,护理人员的业务专业素养优劣与护理差错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密切关联。业务素养越高,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越低。所以必须全面提高采血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采血护理人员观看讲座,熟悉掌握静脉采血的全部流程;资深护士示范带教传授各个环节技术要点;经验交流熟悉与患者沟通技巧与文明礼仪,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心理疏导交流会,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得其能够冷静面对各类体检人员,从容处理突发风险事件。

1.3  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 以该院护理部制定的患者满意率调查问卷为工具开展满意率调查。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②比较两组首次穿刺失败、皮下淤血,标本不合格。漏检、晕血、晕针等采血常见风险事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患者满意率96.11%,对照组满意率88.16%,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60,P<0.05)

3 讨论

检验科的静脉采血作为侵入性的医疗手段,本身就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因疼痛而导致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体验,稍有不当之处就易引发医患纠纷,风险事件多发[5]。该院检验科采血窗口,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职业心理压力大,差错事件易发生。加强风险管理,强化了采血窗口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提高了采血护理服务水平。加强风险管理推动采血窗口的护理服务变被动机械的服务为积极主动的服务,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观念[6]。采血前主动温和地询问患者有无晕血、晕针的病史,采血后及时提醒患者按压3~5 min;儿童患者采血时献给他们的是一张温馨可亲的笑脸和鼓励安慰的眼神;老年患者采血時主动亲切地称呼叔叔或阿姨;发现有晕针患者及时招呼附近的医务志愿者搀扶其坐下;面带痛苦恐惧的患者,要主动幽默轻松跟其攀谈,分散其注意力,减缓紧张恐惧。负责检验科采血的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采集上百份血液标本,不得不与病人血液进行近距离接触。众所周知,许多传染性疾病都是通过血液来进行传播的。因此,采血的护理人员比其他的医护人员所面临的感染风险都要高。许多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也难免会感到焦虑和压力,有时会影响操作,增加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加强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风险管理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二是医院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三是合理管理患者采血秩序和宣讲相关注意事项。总的来说,就是要系统性、全方位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积极,主动服务,体现人性化特点。采血前了解病人是否会晕血晕针,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采血后叮嘱病人需要按压3~5 min,以免出血;给儿童采血时要叮嘱家属帮忙控制住儿童的行动,避免因为儿童乱动导致穿刺失败;老年患者采血时行动不便,要耐心等待,不要催促;对于害怕采血的患者,通过与其聊天转移病人注意力,减少患者恐惧情绪。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科采血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医、护、患三方均受益,有大力推广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兆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3.

[2]  池晓峰.加强检验科静脉采血窗口的生物安全管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7):114-115.

[3]刘甫平.心理护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