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与渗透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灌输与渗透教育

李英棣 ,傅伟,逄珂,吴一,张建

李英棣:370786199611244550

摘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中国的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渗透思政教育,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将这些方法加以辩证统一使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创新,使其适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灌输式教学;渗透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自04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上会议强调开始,全国各个学校,各个层级的教育十分重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知识固然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学习得到方法,体会学习的乐趣。近年来,学生厌学情绪持续高涨,仅在北京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统计中,就有着30.4%的学生厌恶学习,40.4%的学生认为或者没有意义的惊人数据,明明是中国一流学府,考上的学生也是万里挑一,但是却有着极其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与课堂枯燥无味,只重视知识的灌输,缺乏了三观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怎么样在课堂中更好的融入思政元素,经过20年至21年三批学生,做了大量的统计和数据,发现想要实现寓教于乐,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灌输与渗透的辩证统一。

灌输式教育在中国由来已久,其也叫注入式教育,更形象些的说法是填鸭式教育。“填鸭”的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不顾学生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和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称之为“灌输式教育”。2009年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的“狼爸”萧百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狼爸用强迫,殴打的方式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将四个孩子送进了北京大学,狼爸也出书立著,名噪一时,引得其他家长纷纷效仿。灌输式教育效果显著,可以帮助学生机械的、快速的学习、理解、吸收知识。但这种方法带来的是对学生心里健康的损害,实在是拔苗助长,不可一味模仿。十几年过去了,在网络上流传的仍然只是狼爸的新闻,他的孩子们却泯然众人。

但是灌输式教育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就拿上个世纪的中国来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浮夸,人民民智未开,思想迂腐,这种背景下,只能通过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譬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大革命家,大思想家通过文章、演讲、游说等多种方式将先进思想灌输到落后的人民之中去。早在1901-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中就对灌输进行经典性的概括,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譬如当时背景下,我们所讲的灌输教育,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懂得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由于工人阶级的局限性,就必须通过灌输式教育,达到思想启蒙的目的,可见灌输式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既不能过度使用,也不可以一味放弃。

怎么样在其中进行平衡和取舍,我们就需要除了灌输式教育的另一种教育方法进行辅佐和调节,那就是渗透式教育。

“渗透教育”中的“渗透”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逐渐进人到其他方面。"3而对渗透教育我们理解为: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营造一定的氛围,借助一定的载体,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其觉或不自觉地生成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渗透教育存在一定的隐蔽性、间接性,渐性和广泛性。它的具体形式服从于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需要。与灌输式教育的强制性和封闭性相比,它是一种含而不露、开放式的教育。这就和我们现在所提的课程思政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不乏有众多渗透教育的例子。譬如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先后将住所搬到墓地、集市周围,最终在学校附近定居,而孟子从小受学习环境的耳濡目染,长大后学成六艺,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大思想家,流芳百世。再说曾子杀猪,曾子通过言传身教,教孩子们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这些都是渗透式教育的成功典范。但是纯粹的灌输式教育又淡化了知识的传授,在学校时就有一部分人细想端正,品德正派,但是成绩不高,在当年的教育环境下也是不可取的。

因将渗透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进行辩证统一,融会贯通,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锁重点解决的问题。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灌输教育,利用课程思政创新灌输教育的方式。当今环境,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必须利用灌输式教育的权威性,强制性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又要利用课程思政给灌输教育新的生命。
  2. 加强渗透教育,发挥课程思政的渗透性鲜明底色。在坚持灌输教育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渗透教育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利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们进行趣味教学,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思政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3. 走向统一,实现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到这一点要明确创新课程思政内容是实现有机结合的前提,提高课程思政教师主体素质是实现有机结合的关键。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载体是实现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

[1]教育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框架. 邵开泽.叶 剑.王傲红.四川教育.2020 (11)

[2]对教师评价反馈的思考.钱静芸.现代企业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