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

李万涛

身份证号码:410928198203165779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也备受人们关注,不仅会影响建筑企业利益,还会威胁到建筑工人生命健康。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施工企业管理意识,对安全管理手段进行更新。但是我国建设项目中的施工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前瞻性、科学性、有效地发现、分析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因素,安全生产法规、方针、政策,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危险源造成的损失。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工程质量上。施工监督管理的重点是建设工程质量,忽视施工安全管理,较少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一些施工单位已正式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施工中没有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一些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管理中采用固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一种安全管理方法适用于所有施工项目。具体问题不能详细分析,只能采用统一标准。不了解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造成各种安全隐患。
2.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不够
与其他一般工程相比,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很大,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很高。因此,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但是,目前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工期压缩非常严重,工期相对紧张,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导致安全生产系数降低。从另一个层面看,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有处罚,但处罚力度很小,导致很多人对安全施工重视不够,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弱化。
2.3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在现阶段,因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一线建筑工人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建筑技术水平很低。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经常发生许多事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关注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忽视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在进行一些危险施工时,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忽视安全施工原则,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接受专业的施工安全培训时,态度不正确,忽视了一些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他们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2.4设备故障引发安全问题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施工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他们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施工成本,选择旧的施工设备和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然而,建设所需的设备和设备很多,这些设备和设备的成本在建设项目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因此,为了节约资金,获得最大效益,施工企业往往以节约的态度管理设备和设备。大多数设备达到使用寿命后必须报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加强政府对工程安全的监理,明确监理范围,落实监理责任。按照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度,健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不应照搬其他项目。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明确安全责任,将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考核机制,督促职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目标开展工作。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加强监督抽查,重点加强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等与公共安全、竣工验收有关的监督检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应当尽快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按照规定进行监督,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3.2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政府应将消防、城管、环卫、住房、街道检查等检查转变为联合检查,避免多次重复检查,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和执法行政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实现“一次检查、一次全面体检”的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搭建多方共建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督促各方完善安全管控机制。


3.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基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更加动态,建立了属于本项目的管理平台。通过这个管理平台,您可以轻松检查项目的进度和安全,并及时纠正问题。将计划施工过程的内容与实际工程的内容进行比较,以减少因通信或技术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动态查询工程进度,对安全管理和布局进行深入管理,将施工各阶段需要注意的安全信息点传递给施工人员,并将施工实际情况传递给相关项目负责人,从而解决安全隐患,使管理更加高效、准确。
3.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管理素质
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实质上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定期化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各学科基本安全水平,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确保其使用证书。一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训安全生产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技能,用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员工行为,形成程序化、规范性、规范性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和习惯性行为和活动。二是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岗位安全培训,对各类作业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采用多元化、实用的培训方式,确保每天持续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也关系到工人和工程项目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积极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在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中,经常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长远来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聂浩.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J]. 建筑安全, 2014, 29(12):4.
郎延虎.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J]. 名城绘, 2020(1):1.
袁海. 探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J]. 经营管理者, 2017(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