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乌龙龙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 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满足于人类的日常生活饮水方面,还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在空气气候调节方面,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形成雨、雪等气候变化;在地球环境方面,由水量的不同可组成湖泊、河流、大海等。但我国人口居于世界前列,水资源分布却不均衡,在我国许多地区也进行了其的开发利用,但在开发利用中,应重点强调环保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保护合理利用

水资源能够间接的改善我国人民生活。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相对贫乏,存在污染、浪费等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更为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开发潜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呼吁民众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尽全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这两个重大目标。人们对于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这对我国水资源的防护以及开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及更为严格的治理方案。在进行水污染的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我国规定的相应措施采取合适的治理方案。

1 当前我国水资源概况

1.1我国水资源分布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因而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我国也是人数基数大,因此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有差异。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及其不平衡,南方地区占据着大量的水资源,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明显不足[1]

1.2主要水资源来源我国水资源的来源依赖于降水、江河湖水、浅层地下水等。南方作为水资源较充沛的区域,而北方的水资源较短缺的区域,所以北方区域的水也来源于重要的南水北调工程。

1.3水资源污染和浪费近年来水资源的匮乏,主要来源于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群众意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对节约水源的意识表现在行为中略有不足。(2)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工业废水,有些因排放不合格将严重影响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资源。(3)生活污水没有良好地处理,普遍在偏远地区,生活污水没有进行统一集中处理的地方,生活废水沿路排放,农业污染,化肥、农药的滥用将导致水资源的污染[2]

2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是将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满足人类在生活中所需的水资源,并且使两地水资源平衡,最大的利于人类的生活。

2.1 管理方面

首先掌握水资源的归属权,能最大化地为人类所用。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实行相关政策,如何能进行相关的开发及利用,如何建立工程,确保当地人的使用及在如何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对其它使用者进行输水工程。并且怎样进行安装及收费,需要相关的管理政策的支持。

2.2 体制方面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呈现分散制,在相应的各省、各地区成立着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但近些年来由于对统一管理的不方便等其他因素,我国对水资源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划分,逐渐形成集中制管理[3]

  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是全面贯彻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人民群众心中牢固树立水资源思想,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总目标。推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完善的水利建设体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要注重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强化依法洽水机制,创新发展体系。加强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在保障现代水利安全的前提下,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3.1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约束力

首先。相关管理人要考虑大型水资源开发的安全风险。控制和协调水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规模.强化环境法律问责机制。其次,管理人员还应调查和监测流域水资源,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发挥其优越性。最后,要建立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机制。保护水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建立国家和项目生态补偿机制

如果我们只尊重制度而不考虑社会福利。那么制度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合法性。因此,在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补偿。他们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但却因此降低了经济效益,所以。为鼓励国民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应给予适当补偿。对于危害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相关政府也应该给予惩罚,可以适当的收取保护费。其中一些用于修复和维护环境。除建立赔偿和处罚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设定当地人民作为受益人,通过相互协调和法律保护机制,确保这些条例的实施。

3.3对生态环境予以司法救济

“西部圈水”运动受到了新闻舆论压力的影响。新闻记者是通过当地受水利影响的居民或是有正义感的群众而获得的材料。然而。在造成生态破坏后。向社会救助也表明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不足和缺陷。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社会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社会媒体创造反映相关舆论。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从而彻底解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3.4合理利用与开发水资源

第一,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相关人员必须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全面考虑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严格控制流域水资源总量。第二,管理人员要对河道内外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安排。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确保水资源不受破坏。第三。相关人员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供水状况和各流域、地区的供水需求。合理处理水资源关系,科学地计算该地区的水量水资源总量。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的用水情况与水资源储备,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3.5 加大宣传,提高公民意识

在环保与维护的源头中,民众意识占据了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公民意识不足,建立的环保工程和体系将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提高公民意识,从节约用水开始,每个地区加大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等,从而进行节约用水。其次针对农村地区的乱排放现象,在实施有效的措施后,也要不断宣传,针对不同地区,能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6 合理分配,创建生态体制

各地的水资源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国家对维护这一阶段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对其开发要有有效的补偿。在对工业等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威胁的活动中,需鼓励那些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与个人,并且对各个地区实行相应的社会福利,建设生态机制。各个部门互相监督与实施,确保能顺利实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充分重视节约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正视当前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保护水资源,避免水污染,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5):117-118.DOI:10.19301/j.cnki.zncs.2021.15.058.

[2]许琳琳,贾春兰.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9):33-34.DOI:10.16317/j.cnki.12-1377/x.2020.09.018.

[3]汪玲.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18.DOI:10.16317/j.cnki.12-1377/x.2020.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