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机械化智慧管理提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畜禽养殖机械化智慧管理提效益

牛树海

天津金亚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许多畜禽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怎样提高养殖业效益?怎样避免养殖效益低或者亏本?这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机械化;智慧管理;提效益

引言

畜禽养殖主要包括养殖牛、羊、猪、鸡、鸭等畜禽养殖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畜禽产品是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品种,畜禽养殖机械化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畜禽养殖由传统养殖模式向机械化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发展是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

1畜禽养殖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1.1畜禽养殖机械化的现状

畜禽养殖机械化主要分为饲料生产加工、喂养管理、类便污物处理等环节机械化。近年来,钦州市没有对畜禽养殖各环节机械化装备和发展水平进行登记统计,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可从调查情况发现,小规模零散养殖场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尤其是在喂养管理和粪便污物处理上基本是人工操作;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尤其是饲料加工环节,机械装备设施比较齐全,饲料加工机械化水平较高,这个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但有些机械老旧和高能耗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在喂养管理环节,运送饲料、自动投料、环境监测机械设备等广泛应用,但防疫、畜禽产品采集等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个环节机械化水平为40%左右。在类便污物处理环节,类污无害化处理和类污收集、消毒、烘干、加工等资源化利用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这个环节机械化水平为30%左右。

1.2畜禽养殖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类便污物机械化处理推广应用难度大。类污处理的机械设备虽然品种比较多,但设备价格高处理成本高、资源化利用效益低,养殖户购置和使用积极性不高。有的养殖户甚至把畜禽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到周边果林或速生按林等。因此推广应用机械化处理粪污技术难度较大。二是畜禽养殖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不够。机具列入购置补贴目录推进工作慢,机具产品通过试验、质量检验和申请进入补贴目录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大型机具补贴额偏低,小型机具更新换代快,价格变动大,养殖户不愿意申请办理补贴。畜禽设施养殖的建设如养猪高架床建设等,是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还是作为项目建设补助,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三是畜禽养殖机械化统计工作滞后。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侧重于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对畜禽养殖机械化发展研究和重视不够,养殖装备、动力和发展水平没有做好统计工作,没有明确各环节机械化率和综合机械化率计算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影响了养殖机械化发展的考评工作。

2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1对畜禽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治病细菌及病原微生物,如处理不当或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臭味熏天,极易滋生大量的蚊蝇,就会成为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严重危害人类和畜禽的健康,如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禽流感、布鲁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同时养殖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还会进入人体引起呼吸道疾病,粪污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2.2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在饲料及饮用水中添加一些激素类添加剂或抗生素,抗生素添加剂具有刺激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增重速率、改善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防治畜禽疾病、保障动物健康生长等作用,但是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会使畜禽体内药物残留超标,影响畜禽产品食品安全,一旦食用就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2.3对水体的危害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随之畜禽排放的粪污也在增加,有些养殖场将粪污随意堆积,不仅污染了地表水,还会通过地表渗透到地下,进而污染地下水源,下雨时一些粪污还会被冲到河流中,这些粪污中所携带的病菌和有害物质会通过人们饮用水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2.4对土壤的危害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畜禽粪便大多以有机肥的形式,施入土壤,供农作物生长发育。畜禽养殖大多采用饲料喂养,会使畜禽的粪便中磷、氮和有机污染物超标,许多粪污也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施入土壤后,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硬化、盐碱化,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影响农作物种植生长。

3畜禽养殖做好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疾病防治工作

3.1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能保障养殖场不发生传染病。比如,近年来非洲猪瘟肆虐,某些养殖场不重视生物安全工作,让运输生猪的车辆靠近猪场,造成传染病的发生,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养殖场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对患病的畜禽要隔离,要建立消毒制度,门口设有消毒池和消毒间,定期进行场地消毒、带畜禽消毒和饮水消毒,出栏后彻底清理粪便消毒。畜禽场内配备3种不同消毒剂,消毒时轮换使用,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3.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认真进行免疫接种。免疫程序就是某种传染病要采取多次免疫的间隔时间及剂量的规范,也是免疫成功经验的总结,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是免疫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严把疫苗的质量关:疫苗内的毒株与畜禽体内的毒株血清型相一致,否则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譬如猪场因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引起本病的发生;疫苗的保存、运输要符合要求,冻干苗杜绝反复冻融,过期的疫苗杜绝使用。疫苗接种量要足够,疫苗的接种方式要科学合理,某些疫苗加倍量使用效果好。

3.3做好药物预防工作

养殖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某些养殖户不提前进行药物预防,等疾病发生后紧急治疗,这是极端错误的,是不科学的。一旦畜禽发生疾病,即使最好的兽医用最好的药物,畜禽也不一定能康复,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畜禽疾病的发生是有季节性、日龄性的,在不同季节及畜禽生长阶段,会发生不同疾病,因此要采取药物预防。畜禽在天气骤变时,用荆防败毒散拌料预防感冒,用麻杏石甘散拌料预防咳嗽,夏天用龙胆泄肝散,预防肝实热病。采用中药进行预防效果好,从畜禽整体出发,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随时合理调整中药配方,以达到预期效果。尽量杜绝等疾病发生后再投药治疗的事情发生。

3.4做好疾病治疗工作

尽管养殖场做好了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但畜禽发生疾病也是不可避免的。养殖场一旦发生疾病,抓紧时间治疗,因为畜禽疾病最佳治疗期仅有4~5d,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再治疗3~4d加以巩固,畜禽才能完全康复,因此一定要“找好兽医、看对病、下准药”,否则耽误最佳治疗时期损失严重。现在临床上畜禽混合感染很常见,先治疗主要疾病,然后治疗次要疾病,这样可事半功倍。给畜禽治疗疾病要找专业兽医,其证件齐全,具有执业兽医师证,并且从医多年经验丰富,这样的兽医诊疗疾病技术水平高,治愈率高。给动物用药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要负法律责任。某些养殖户为了节省费用,自己网购买兽药治病,往往效果不佳,容易错过治疗最佳期,造成死亡,导致经济损失。

结语

畜禽养殖业尽管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畜禽产品人人需要,消费市场大,前景光明,养殖户只要坚守养殖阵地,不断学习、瞄准市场、用心经营、精心饲养、选好品种、严把生物安全、做好疫苗预防、科学用药预防与治疗,就能提高养殖效益,使畜禽养殖业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畜禽业的机械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晓.畜禽养殖污染与防治[J].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2009(23):558-562.

[2]赵绍珠.如何提高基层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质量[J].今日畜牧兽医,2021(4):66.

[3]王桂芝,张春光.养殖业概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