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后勤综合服务提质增效探析—以s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后勤综合服务提质增效探析—以s学院为例

杨阳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进入新时代,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和提升,但与广大师生多元生活需求相比,还需不断努力。本文以s学院为例,采取问题自查、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方式,从各个渠道对影响后勤综合服务提质增效的因素进行梳理,并从加强后勤队伍、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最后,提出重点建设“平安后勤、绿色后勤、质量后勤、智慧后勤、育人后勤、廉洁后勤”等六个后勤工程,综合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

关键词:提质增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六个后勤工程

1.引言

高校后勤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师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有广大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强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支撑[1]。因此,促进学院校园服务管理体制、模式的创新和质量、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学院为例开展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综合服务提质增效探析工作。

S学院的后勤服务工作主要涉及基本项目建设、零星维修、餐饮服务、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绿化管理、教职工宿舍管理、能源保障等,服务类别广,大多数后勤服务是由托管单位提供,后勤对托管单位提供的各类服务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本次调研工作,通过采取问题自查、线上问卷调查(共计收回520问卷,其中教职工250份;学生270份)、座谈会、交流访谈等方式,征集了学院各院系师生、行政部门教职工、后勤协会及兄弟院校意见,从各个渠道对影响学院后勤提质增效的因素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对问题原因剖析,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2.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缺乏业技术人才

学院后勤工作不仅专业性要求强、面广,且任务繁杂,但目前专业人员不足。1. 熟悉基本项目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原迁建指挥部人员全部撤离后,基建遗留问题多,现有人员不熟悉情况,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基建工作推动存在一定困难; 2.基建项目管理缺乏有经验的负责人,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3.两校区缺乏水、电专业工程师,基本项目建设现场监管和学院日常水电管理专业力量不足,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2.2工作执行能力有待提升

后勤内部用工形式多样,管理人员为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和劳务三种方式,后勤服务人员多为劳务,由于学历不高、待遇较低,导致外聘职工的归属感不强,主体服务意识不高;且缺乏长期有效的员工培训和学习机制,员工流动性较大,工作执行能力有待提升。

2.3公文写作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办文人员对公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觉写作公文的主动性不强;二是办文人员非中文类相关专业出身, 且在进入该岗位以前,对公文写作知识积累和运用较少,公文基础知识不牢。

2.4水、电管理存在问题

1.S学院水电管道和线路日趋陈旧老化、设施不配套或不合理,电力损耗大,水电滴、冒、跑、漏等现象十分频繁,且水电计量系统不完善或者部分老化,导致漏损信息不能及时反馈,造成学院资源浪费。2.投入资金有限,缺乏先进的水电节能产品、技术,不能有效节水、节电。3.节水节能意识淡薄,节水节能宣传力度不大。

2.5生活类基础设施陈旧

1.学院人行道破损严重,多为水泥路,且已使用20多年,破损、褪色严重;2.教学楼、行政楼、宿舍等灾后重建建筑,由于建设时间紧,建设标准低,目前已陈旧,目前卫生间地面渗水严重,需全面维修;3.教室与宿舍外墙涂料剥落严重。

2.6日常维修经费不足

毕业生公共物品损坏量无法预估,该部分物品修复所需经费未列入日常维修经费中,导致每年日常维修经费不足。

2.7食堂操区域布局不合理

S学院西区食堂一楼是2009年建设布局,现地面污渍较重,操作间顶面、墙面污渍较大,布局不能满足现有食品安全操作要求。

2.8传统垃圾中转站需更新升级

学院垃圾中转依然采用传统垃圾地坑的方式,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校园环境美化;目前,按照城市垃圾分类要求,主张修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3.问题解决措施

3.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一是培养、补足后勤专业队伍。(1)积极引进后勤事业所需基建项目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监管力量,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引进水、电专业人员,确保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2)对于现有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把握外出学习考察开会听报告机会,与兄弟高校经验交流,请行业领域专家和先进工作者到校交流;开展系统的职前和在职培训等,提升后勤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二是提升后勤人员综合素养。(1)执行能力提升。通过作风纪律整顿保证后勤政令畅通,组织意图和指令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提高工作效率;(2)写作能力提升。倡导后勤职工加强自学,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3.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维修、改造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教室、食堂等硬件设施,确保校园环境安全、舒适;二是提高维修监管工作质量,大力开发网络报修,改善监管环节缺陷,提高维修效率;三是更新原有食堂布局,推进智慧食堂建设。

3.3.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针对毕业生公共物品理赔费用报销的问题,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报销流程,确保日常维修经费。

二是做好水电智能化管理,建设节约型校园。(1)加大对水、电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力度;(2)加强对师生节约意识的宣传教育;(3)积极响应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建立能耗监测体系,推进 “节水型高校”、“绿色学校”建设。

4.未来规划

S学院后勤工作必须坚持瞄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服务高校办学需求和师生生活需求这一导向,重点建设“六个后勤工程”。

4.1建设平安后勤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注重细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构建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2]。坚持依法用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监管环节,杜绝后勤领域的经济违法案件。

4.2建设绿色后勤

优化后勤资源配置,重视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加强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从制度、技术、管理上建设绿色后勤,控制后勤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校园建设。

4.3建设质量后勤

始终围绕“提供坚强服务保障”中心,和“全心服务”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更高高度、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谋划后勤服务业务的发展,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服务、更高效率保障。

4.4建设智慧后勤

将先进管理、设备与技术融入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后勤建设,全面提升学院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学院总体发展战略提供高水平的后勤保障技术平台[3]。 

4.5建设育人后勤

将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学院后勤文化建设中,加强后勤文化内涵的建设,提升后勤文化品位,构建先进后勤组织文化,体现“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

4.6建设廉洁后勤

持续开展后勤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廉洁教育活动,逐步引导后勤人员扎牢廉洁理念,有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和引导,时刻警示和提醒重点对象廉洁履职。

参考文献:

[1] 梁伟雄.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J]. 高等教育,2019(6):35-38.

[2] 黎玖高. 关于编制《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说明与思考[J]. 高校后勤研究,2011(03):5-13.

[3] 刘春江,徐业勤,马斌. 以更高站位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J]. 中国教育网,2022(05):12-14.

作者简介:杨阳(1990—),女,湖北荆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