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导向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激励式导向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

沈金足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362300

摘要:在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评价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为了其中的重要一环。而通过对学生进行较为科学、较为合理的综合评价,可以促使学生进行独立认知和自我学习,进而明确自己的生活目的,并根据自己的特色来进行学习。因此,通过运用激励式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可以克服对学习考试成绩的单一判断标准体系的缺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式导向;高高中生;综合素质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来说,激励式教学法是一种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机制,能够很好地满足学校现代化的教学发展的需要,从而反映出现代教学改革和教育实践所引进的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新概念,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独立、创造、实践等能力进行培养,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激励式导向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问题

1.1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不清

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对高中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系统,它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回答。当前我国高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因其在目标导向上的模糊,过分注重了对学生的筛选作用,而忽略了对其提高和鼓励作用。

1.2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提出了疑问

师生对综合素质的认识只是表面现象,造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准确。在评价执行的时候,会有一些学校会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对综合素质的评价上面,但是却没有能够让评价与孩子们的每个发展时期相结合,没有让评价能够发挥出激励、导向的作用。

1.3评价人员的评价素质需要改进

在对高中阶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应该采取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方式,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评价。为了更好地进行评价,更好地推动学生个人的学习,评价的对象必须具备相应的评价素质。学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对象,有些学校没有或很少开展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专门训练,或是训练的结果并不理想,有些教师和同学对综合素质评价还不是很关注。

二、激励式导向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策略

2.1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与评价成果的表现形式

在对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应采用描述性自我介绍和个人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评语具有激发和引导的功能,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情况带来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成长情况。并且,这样的评价成果的表现方式更加具有目的性,可以将学生在高中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情进行重点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体现出了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和个人化的本质。

2.2构建科学化的评价制度

在对综合素质的含义进行定义和对其进行改进的过程中,要摆脱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建立起能够对其进行评价的准则,并制订相应的评价规则,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在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所包括的评价指标都要求具有很强的观察性,要及时、仔细地对学生在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纪录。

例如:学生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锻炼时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品质等,而不是仅仅是品德好、身体健康之类的一种简单的、结论式的、主观的定论。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该方法具有客观、可信等特点。无论仅仅注重选择还是仅仅注重发展,都与教师所提出的综合素质考核的本意相悖。所以,在健全评价制度时,必须准确把握评价的作用。

2.3全面推动综合素质考核的实施

将综合素质的评价作为一个切入点,将推动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最终的目的,将具体的责任作为一个工作重点,通过各个方面的工作来对其进行一次有效的分层,各个部门都要认领并对其进行三年的培养教育与服务。比如,教务处要对课程体系的设立和执行,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发展,还要保证学员通过学习成绩测试。政教处要做好道德教育工作,要主动地组织同学们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对同学们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训练,并且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部要训练好的教师,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

2.4鼓励和督促,竭尽所能地创造良好的环境

鼓励和惩戒设立,可以形成一种良性、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环境。高中的精神动力是高中发展的重要动力。高中的“软性”建设是高中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构建和完善的奖励体系,在传统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基础上,要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新时期和新情况的,能够充分反映出一所学校办学特点的奖励体系,比如:星光少年、智星少年、飞星少年、德星少年、善星少年等,充分利用好模范的作用,提倡学习、赶超、争先进,形成一种争先恐后、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其次,要构建纪律约束体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激励式导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行为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完善评价措施,细化各方面的内容使评价更加富有激励性,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激励式导向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探索和概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激励性原则和方向,课堂内外具体的激励方式和措施,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形成真实高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寿强.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制的构建[J].广西教育,2021(44):36-37.

[2]张命康.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普通高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27):46-47.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年度课题《激励式导向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G1452-048)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