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倾听习惯的养成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倾听习惯的养成初探

尹彩花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  

【摘要】一年级的孩子,开始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了,而要学得轻松、有效,“会倾听”是基础。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将一节语文课分成几个小段,引导孩子倾听;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倾听习惯;与课外阅读结合,拓展倾听时间;情感式评价,呼唤倾听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倾听习惯

语文教学要培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听”的能力是基础。要想顺利、高效地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刚入学时就认真开始训练,并利用一个学期让孩子养成习惯。

要培养孩子的语文倾听习惯,首先得了解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在“倾听”方面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语文倾听特点

(一)有的孩子根本不会倾听

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显得特别不会倾听,尤其是听普通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庭原因

城里的孩子,多数父母是上班族,文化水平高,讲普通话的机会多,所以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孩子说普通话、唱儿歌、讲故事;而农村孩子,更多地是留守儿童,孩子越小留守的越多,跟爷爷奶奶在家。祖辈们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还是隔代教育,基本上不会跟孩子讲普通话,更别说讲故事之类的语文倾听训练了。

笔者今年刚好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也教学语文学科,班上有14个孩子,经过了解,全班只有1个孩子是父母都在家,父母会关注他的学习、生活,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课间有没有和孩子吵闹?有6个孩子,他们的爸爸去远处打工了,很少回家。妈妈在附近打工,会在晚上回家陪伴孩子,早上送孩子上学。她们会关心孩子的生活,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习惯方面,尤其是倾听习惯,根本不会关注,更别说循序渐进培养习惯了。还有7个孩子,全是和祖辈在家,祖辈们忙于农活和家务,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惹事就行,连孩子的学习情况都没有时间、精力去关心,更别说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的习惯了。

2.社会原因

城里的孩子,由于地理优势,一两岁就上托儿所,接着上三年幼儿园,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孩子们逐渐学会“集体倾听”:听老师的要求,听同伴说话。而农村的孩子,入园以前,都是和家人在一起,一对一地“听”,这种“听”,由于督促得很全面,孩子听得进去了;但入学后,换做大家一起听,形式反差太大,孩子又不会听了;虽然,农村孩子也上两到三年学前班,但学前班的教育,多数是村子里请的代课老师,好多不够专业,有时为了迎合家长的功利心,让孩子“学有所得”,偏重识字、算术,而忽略了倾听等诸多习惯的培养。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农村一年级有部分孩子的倾听习惯几乎为零。

(二)有的孩子会听,但听得时间短

农村一年级有一部分孩子也会听,但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听得时间短。有时是听了一句或半句就急于“说”,急于展示自己;有时是听了一点儿内容,就跑偏了,东拉西扯说到别的内容,孩子们说得热热闹闹,但都不是当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疲于维持纪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一年级上学期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倾听习惯

针对以上农村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从如下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语文倾听习惯:

(一)将一节语文课分成几个小段,引导孩子倾听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就更短,注意力更容易分散,笔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一节40分钟的课,分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不等的小段,在每个小段中又分别完成听说读写目标,这样化整为零的方式,老师讲的时间和孩子发言的时间就变短,孩子们倾听的时间也短,倾听效果就会更好。

比如教学《日月水火》一课时,须认识8个汉字,会写“日、田、禾、火”4个生字。为了让孩子们倾听的时间短、效果好,可以一个一个生字带着学生经历“听——说——读——写”的学习:先读读生字;接着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了解生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发展历程,说说怎么记住这个生字,并组词、造句;再指名孩子带读这个生字;最后写一写生字。而不是全部生字一次认完,又读,再写。这样的听说读写分段学习,学生倾听的时间短,不容易枯燥,听的效果会更好。

(二)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倾听习惯

倾听习惯的培养要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常抓不懈。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课一开始,可以先给学生讲故事,提醒学生认真听,过一会儿要提问故事里的内容。

当故事讲完,孩子们发言时,也先提醒孩子们:“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如果他回答正确,我们送上热烈的掌声,给予表扬;如果他回答不正确,也必须等他讲完后再举手,你再来做补充”。

在讲生字时,老师先做示范,并告诉学生:“仔细听老师说了生字的哪些方面,等老师讲完,同学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说说认识的生字。”为了能展示自己,孩子们会很乐意去听,并且会用心听明白老师的范例。

看,在导入部分,讲解部分;在生字学习中,句子学习时,都可以进行倾听训练。让倾听训练成为一种习惯,让“倾听”成为学生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营养品”。

(三)与课外阅读结合,拓展倾听时间

     由于一年级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他们往往听一会儿就开小差了,那么,怎样逐步培养,让他们有意去听的时间变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外阅读开始。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认识的字很少,如果让他们课外自主阅读,很多孩子会有畏难情绪,坚持不了。这时,老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延伸到每天的阅读课堂上,同时,时刻谨记与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教师可以在班级图书角准备拼音版图书,让孩子们课余时间翻看,同时每天专门安排一定的阅读课时间,比如20分钟,让孩子们轮流朗读一首古诗、一则谜语、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内容的选择随着孩子拼音的熟练程度加深与识字量的增多逐渐加长),让其他孩子专心听,从坐姿开始,到内容的聆听,听完后回答问题或讨论。这样的阅读,既落实了阅读的数量,又通过榜样的示范,调动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活动中,孩子们由于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原因,不知不觉中倾听的时间延长了。

另外,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阅读活动可以时常变换地点,教室、阅览室、花园里、操场上,通过这样环境的改变,训练孩子们排除干扰,适应环境,用心倾听。

经过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孩子们在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倾听的时间、有意注意的时间会渐渐变长,课堂效果会更好。

(四)情感式评价,呼唤倾听热情

成功的欢乐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情感式评价,给孩子以肯定和鼓励,就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倾听热情,持之以恒,就能让孩子们的这种倾听热情长久保持。

刚入学时,只要孩子在认真听,无论听得效果如何,都要给予表扬:“你真安静,会听话了,真棒!”“你的坐姿很端正,会看着老师,并用心听了!”对于听后能回答问题的孩子,老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夸奖孩子:“你听得真仔细,记住了......”“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说明你不仅听得认真,还动脑思考了!”

除了口头表扬,老师可以制作小卡片、小奖状,在孩子听得认真时,给他送上老师手写的精致评语,同学们得到了这样的奖励后,心里会很满意,这种高兴的心理会促使他更加用心去听,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没有得到奖励的同学,也会因为羡慕,要求自己向做得好的同伴学习,这种力争上游的积极心理,也会以点带面,在班级中产生积极效应,孩子们会主动督促自己用心听。

老师这样逐渐提升,有梯度的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会听得越来越认真。

一年级上学期,是孩子绚丽多彩的语文生活的起点,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孩子们会写多少、会说多少,还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会听,他们才会尽量多地接收到来自老师、家长、社会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去说、去读、去写,才能让语文学习更加完整与完美!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2]罗炜:《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 中小学美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3.

[3]文馨:《怎样让孩子服你》,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11.

[4]优才教育研究院:《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8

[5]贺慧:《为什么孩子不服你》,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11.

[6]张小雪:《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解决父母教育难题,改变家长教育方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11.

[7]田本娜:《小语教学论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9.

[8] 刘冬梅;黄红菊:《新课程》(上),《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2011,第1期.

[9]王帅;王淑娟:《课外语文》(下),《培养倾听能力营造魅力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2017,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