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资金多元化保障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矿山生态修复资金多元化保障机制研究

吕亚斌

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矿山生态修复制度对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生态修复的效果,针对目前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中存在的问题,从使用范围、保障机制、PPP模式方面提出完善路径,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保障机制平稳发展。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保障,PPP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被高度重视。生态修复是协调矿山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地纷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矿山生态修复资金虽有规定,但在实践中较为混乱,包括各个地区的生态修复资金名称,范围不尽相同,导致资金机制存在缺陷,影响生态修复实践。为此应建立一套规范的矿山生态修复资金保障机制。

一、统一基金使用范围

自然资源部门规章中有关资金使用的范围逐渐趋于统一,同时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贯彻,矿山生态修复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矿山环境问题的统筹和综合治理趋势愈加明显。对资金的统筹管理与运用,既能减少企业成本和负担,又能改善矿区的环境治理。因此,在基金体系的建设中,要加强对基金的使用范围的管理。按照《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体系,资金应当包括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土地复垦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应当在矿山生态修复法律中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基金制度,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实践工作,完善其法治保障。在具体规范层面,要明确基金的使用范围与具体名称,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具体规范,加强多部门协调监督。

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保障是整个生态修复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充分保障生态修复的资金,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才能使生态修复建立在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轨道,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加快矿山的治理与恢复。在生态修复项目中,要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并在有关的制度和法规中对“谁修复、谁受益”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引进社会资本进行生态修复的问题,可以允许企业通过开展多种经营,拓宽企业在生态修复的盈利空间,如积极发展旅游业、林业等生态产业,将生态修复的经济属性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要将其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相结合,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吸引市场化资金进入。还可以通过“银企”的合作,建立融资平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方案,吸引市场资本参与矿山的生态修复。

(二)对在建的矿山,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为恢复项目增加相应的资金渠道。“谁受益谁付费”与作者前面提到的第二种生态修复主体是相关的,也就是从矿产资源中受益的一群人。一方面,采矿权人通过对生态资源的损害和环境地污染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一种受益者,这些人都是从矿产资源中获益的人,都应该为那些因为采矿而丧失发展机会的人提供补偿,从而实现地区之间的均衡。

(三)建立专项公益基金,对矿区的生态修复和治理进行财政支持。公共事业的经费来源可以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也可以来源于有关损害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或者是来自社会的捐助。要专门成立公益性机构负责对资金的管理,并制订有关的使用制度和规范,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地监督管理。这里可以参照美国“超级基金”体系,如1977年美国通过并颁布的《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其中规定,建立一个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基金”,其目的是为那些被遗弃的无主矿山筹集资金,其经费来源包括:一是在露天开采的煤炭,每吨支付0.35美元;二是从维护费用中扣除土地征用费用;三是各种组织的捐助,每年都会根据废弃矿山的修复情况,减少资源投入。“超级基金”的做法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国应当开拓多元化的矿山生态修复资金机制,以使矿山生态修复具有稳定的资金保障。

三、推进矿山环境修复的PPP模式

近年来,PPP模式在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地治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在矿山环境治理中引入PPP模式,可以加速矿山的生态修复从理论上讲,与国内现有的矿山环境治理模式相比,PPP模式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可以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加深PPP模式的内涵,从而为矿山环境修复和PPP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推进理论研究。从实践上看,该措施将为今后的政府管理方式、执行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将赋予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新的角色,使其朝着建设美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矿山环境修复PPP模式是将PPP模式应用于矿山环境修复与治理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对PPP模式进行系统的调整与完善,从而使PPP模式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矿山环境修复领域。PPP模式是将政府、社会资本等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矿山环境修复工作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自的作用、相互协作、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自身的内在动力,促进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自身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要进一步落实矿山承台修复PPP模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要明确政府机关在这方面的作用。在矿山环境治理PPP模式中,政府仍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不能只扮演一个监管人的角色,不能退出矿山的环境整治和治理进程,这与是否采用PPP模式没有关系,而取决于国家有关的权力和法律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采用PPP模式进行矿山环境治理,也要履行主体责任。通过招标,政府和公司签署了PPP项目。从源头上讲,企业是主体而政府则是监督和引导的过程。在事后处理方面,企业可以申请矿山环境整治资金,对其进行后续治理,而在完成整改后,政府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整改。

四、结语

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了全人类文明的层面,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这样最基本的权利。

要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修复资金保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运用PPP模式拓宽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供给,建立专项公益基金,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矿山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为有效协调矿山的开采利用和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向敏,余振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35(01).

[2]韩利琳,邓华梅.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博览,2021(28).

[3]周连碧,王琼等著.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版,2010.

基金项目:本项目系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修复制度研究”(项目编号:YCX22027)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吕亚斌(1995—),男,陕西咸阳人,北方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