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田婷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头颈食管肿瘤内科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肿瘤内科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护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接受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且比参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进行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引言:肿瘤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结构,所收治的患者多病情严重,且疾病具有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复杂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当前医学水平和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许多肿瘤内科疾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患者的生存期延长,然而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不仅要考虑患者的生存周期,还需要注重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1]。因此临床中除了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外,还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和效果,本研究选择部分肿瘤内科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另外一部分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记录不同护理效果后,进行以下报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3年1月从肿瘤内科选择80例患者分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各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49.55±4.38)岁,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组参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护理人员依据常规方案指导下的方法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药物指导,并进行病情监测和生活护理。

入组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肿瘤属于临床中较为严重的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且治疗费用较高,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的痛苦增加,同时心理压力也会随之上升,从而导致多种不良情绪产生,如恐惧、焦虑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实际护理中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并了解不良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保证心理疏导的针对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配合临床各项工作的开展。(2)生活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正确的指导,根据医嘱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保持清淡饮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多食用对药物作用发挥有利的食物,如银耳等[2]。(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加强宣教,在实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结合科室及相关疾病的体格点,制作宣传手册和相关的宣传视频,发放到患者手中,指导患者进行查阅,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另外,护理人员在患者观看期间还要进行适当的讲解,告知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讲解治疗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对成功治疗的案例进行重点讲述,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抵抗肿瘤的信心,以此促进临床配合度的提高,促进整体质量提升。(4)出院指导。患者接受治疗后出院前,护理人员指导其接受全面的检查,观察患者的情况是否符合出院标准,若能够出院,需要嘱咐患者减少体力劳动,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延续住院治疗期间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定期入院接受检查。

1.3 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均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期间采用FACT-G(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完成,该量表中共包含27个项目和4个条目,主要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采用评分制完成分析,分数与生存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x±s)是研究中的主要数据组成部分;处理和分析时均采用计算机SPSS 23.0软件完成,分别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即计量资料采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完成检验,如果发现数据有明显的区别,则说明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比,各个项目之间均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两组均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护理前,同时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不同方法护理前后比较2组生存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状况

社会家庭状况

情感状况

功能状况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0

14.87±5.22

19.44±6.39

18.01±5.78

23.12±4.54

12.57±6.09

20.17±3.44

11.68±7.04

18.48±5.33

参照组

40

14.25±5.16

16.51±6.78

17.38±5.44

19.79±6.13

11.93±6.22

15.57±4.48

11.11±6.73

15.14±6.39

t值

0.697

2.685

0.562

3.768

0.514

7.085

0.436

3.48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当前社会经济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养成较多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范等,促使肿瘤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就肿瘤而言其属于临床中的重大疾病,肿瘤细胞具有较快的增殖速度,且扩散几率较高,增加了临床指导难度,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虽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针对肿瘤的治疗尚未明显根治方法,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极易产生不良情绪,给临床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需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3]。据相关研究表明,给予头部肿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痛苦减少,同时也能够使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得到缓解,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改善作用[4]。就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而言,其在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利于促进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实际护理中护理人员嘱咐家属给予患者一定的支持,并指导家属参与导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进一步缓解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肿瘤内科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梦菲,蒋美菊.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21.

[2]李小红.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0):133-134.

[3]张英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58.

[4]张春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16-217.